39岁的段玉国收藏着两双40年前的手工布鞋,这两双布鞋是家中老人结婚时的定情之物,鞋底上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爱情”两字充满了浪漫情怀,老布鞋不仅见证了旧年代老人的青春,也让段玉国和这门传统手艺结下了不解之缘。
段玉国家住河南洛阳汝阳县小店镇高庄村,是段氏传统布鞋衲制的第九代传承人。1997段玉国初中毕业后,母亲史喜枝对他说:“咱段家有祖传百年的布鞋衲制工艺,只可惜你爷和你爸只会种地,你要不跟我学布鞋制作,这门手艺可真要失传了。”听了母亲的话,段玉国暗暗下决心好好学习这门手艺,从那时起他开始跟着母亲一针一线专心学起了做鞋,这一做就是21年。
自古以来高庄村的村民多以制作传统的手工纺织棉布、手工布鞋作为养家糊口的营生。段氏传统布鞋衲制工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咸丰年间,创始人段宏度及祖辈们凭借高超的针线手艺为宫廷官员们做朝靴。1948年全村响应人民政府支援前线的号召,为解放军做了大量的军鞋。现在穿手工布鞋成为一种怀旧文化,为迎合市场,全村兴起了一股做鞋热,村民靠手工布鞋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不甘平庸的段玉国为自己规划了目标,2008年他慕名来到上海拜杨慎喜老先生为师学艺。81岁的杨老11岁开始学习做手工布鞋,凭借着精湛的技术,他的鞋店在上海吸引了无数国内外顾客光临。段玉国得到杨老亲传后,又连续到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学习考察,在2012年筹办了乐足鞋业公司,2017年获得“河南老字号”商标。
近年来,在段玉国的带领下,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带动全村和周围村庄一百余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21户。2014年至今,成功举办5期段氏传统布鞋衲制工艺学习班,义务培训从业人员160多名。段玉国的母亲史喜枝已经60多了,她做的手工布鞋是全村最好的,从纺线、织布、剪样、衲底、绱鞋,样样精通,她手法娴熟,做的鞋特别精细,是衲鞋人的指导老师。
段氏传统布鞋衲制工艺技术难度大,需要30多道工序,做好一双鞋要花上不少功夫,是一个体力加巧劲的活,一个熟练的老手做好一双鞋也需要花上四五天,现在年轻人没人愿意学,都是村里的中老年妇女在做。
50多岁的宋品大婶跟段玉国做衲制布鞋已有多年,她主要是做鞋帮,就是将鞋布裁剪出鞋面,分别用面粉熬制的浆糊糊好鞋里和鞋面,再晒干或晾干,然后把鞋面的前后两块布缝合在一起,最后将鞋面周围包边。利用闲暇时间宋大婶1个月就能做出两千多双鞋帮,收入一千多元,不仅补贴了家中生活,还找到了乐趣,她打心眼里感谢段玉国。
纯手工打造的布鞋穿着舒适、冬暖夏凉、透气吸汗,仅制作鞋底的垫布就有30层。
村里的妇女用自制的天然浆糊粘鞋底边。
手工衲制鞋底必须用纺织的耐磨棉线,每平方寸衲80针以上,一双鞋至少需要2000多针,要求鞋底不差针,衲底要挺实,衲鞋针脚整齐均匀。
“做鞋毁手,冬天手上裂开的口子特别疼!”段玉国的母亲说,经常做手工布鞋的人手指会干裂,扎烂受伤更是家常便饭,长期衲底子还会把自己的大拇指勒出深沟,导致手指变形。
段玉国每开发一款新的式样,都会找不同的人试穿,听取意见后再加以改进。他将刚做的新款僧靴带到邻村一座古老寺院,大师父试穿后说:“这僧靴做的非常好,柔软舒适,行走轻便,就一点建议脚尖处再宽松一点就更好了。”段玉国当场就虚心接受,做靴时及时纠正。
段玉国的妻子陈娜今年38岁,在学校教书近20年,工作之余一直在家照顾老人孩子,看到丈夫创业艰辛整天在外打拼,今年她也辞去了工作,全身心陪丈夫一起发展事业。段玉国手把手教妻子学做鞋、从定型楦鞋、撑打模具、包装上盒、质量检查都一一示范,还亲自衲鞋给妻子做示范,聪慧的陈娜进步特别快。
陈娜每天除了帮乡亲们收发货联系业务外,还利用做鞋的针法开发制作了纯手工的时尚女包和挂饰。她做的饰品鞋挂饰采用段氏衲制手工布鞋的工艺,一针一线丝丝相扣做出来,小巧精致、色彩绚丽的挂饰十分惹人喜爱,堪称掌上精品。
近几年来,段氏传统布鞋手工制作技艺有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不断研发传统布鞋系列产品,无论在款式上还是颜色面料上都适应了现代人的审美及回归自然的需求,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在保持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创作了众多花式多样的产品,加上了具有现代时尚的牛仔、运动、绣花等元素,不再是单一“黑”,色彩上丰富多彩,可与各种风格服装搭配。
2017年底段氏传统布鞋衲制工艺被汝阳县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荣获“十佳汝阳礼物”之列。现在乐足布鞋产品远销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由于产品质量好,深受消费者喜爱。一双纯手工布鞋卖300多元,销量非常好,今年销售计划突破15000双。在段玉国的创业路上,他的恩师杨慎喜老先生给了他很多鼓励和帮助,如今看到自己的徒弟大有作为,杨老十分开心。
现在段玉国准备在县里建一个30亩的洛阳乐足文化产业园,通过合作社的模式,将周边村镇的农村妇女也吸纳进来,让更多的农民实现增收致富。今年8月园区建设已开始动工,产业园里由办公区、产品展示区、布鞋文化博物馆和体验区几大块组成,预计2019年下半年即可投入使用。不论在忙,只要不出差夫妻二人每天都要到工地看一看,这里是他们新的起点和期望。摄影李其帅 李艺波 编辑苏瑞 了解更多非遗故事请关注公众号摄客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