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
明代《天工开物》中蕴藏着一份抗旱秘籍
一文
(△文章部分截图)
报道了我县杨桥镇陂下村的
“抗旱秘籍”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秋意渐浓,杨桥镇陂下村种粮大户阳梦古家的中稻正在收割,晚稻即将进入扬花期。
陂下村得名于村口的一座水陂。阳梦古在村里流转了约400亩稻田,南方旱情给今年的收成带来挑战,而村口的水陂是他的希望所在。
▲9月22日,古籍修复人员在修复古籍。新华社发(王中庆 摄)
水陂
作为一种水利设施
被收录于明代科学家宋应星
编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
近400年前,宋应星曾在分宜出任教谕。他在书中记载的水陂,在中国南方村庄较为常见,普遍遵循因地制宜的布设方式,在村庄附近依山就势建陂,日常蓄积流经的溪流、河水等,以备农业灌溉所需。
“村庄有水陂,村里的稻田就有一线生机。”杨桥镇水利站站长陈勇平介绍,陂下村的这座水陂常年蓄水约5万立方米,供周边165户农户的1200多亩稻田灌溉所需。
阳梦古说,今年的旱情超过以往,但水陂蓄积的水量基本能满足灌溉所需,家里的稻田不至于绝收。目前已收割的中稻亩均产量约1000斤,虽受旱情影响比去年略有减少,但除去农药化肥等耕作成本,仍能维持收支平衡。
▲这是9月22日拍摄的明代科学家宋应星雕塑。新华社发(王中庆 摄)
在陈勇平看来,当前中国农民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应对旱情也有了人工增雨、耐高温稻种等科技手段,但《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中国古人因势利导的农业用水理念并不过时。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于1637年面世,17世纪传播到国外,被翻译成日、俄、英等多种文字版本,在东亚、欧洲广为传播。
从事《天工开物》古籍研究的江西省图书馆副馆长何振作介绍,一处灌溉设施历经几百上千年延续至今,意味着其规划理念、采取工程措施和管理上的可持续性,一如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蕴含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对今天人们应对极端天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