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部@你一起看:第一批干部赴桐乡市跟班学习经验启示

编者按

在第一批干部学成归来,第二批干部即将出发之际,县委组织部对第一批干部赴桐乡跟班学习感悟进行了总结提炼,形成经验启示材料呈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参阅,县委书记邹家洪,县委副书记、县长谢淘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研阅,做好学习成果转化,以实际成效助力新时代分宜振兴。

现将邹家洪书记和谢淘县长的批示,以及第一批干部赴桐乡市跟班学习的经验启示给予全文刊登,以飨读者。

邹家洪:选派干部赴桐乡市跟班学习,不仅是贯彻落实省委“放大坐标系、找准参照物”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县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的具体行动。县委组织部以跳出分宜看分宜与立足分宜谋分宜有机结合的高度,总结提炼学习成果,深入剖析差距,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启发性,值得点赞。请县委落实办以工作信息形式转发至各地各部门,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研阅,举一反三,做好先进经验“分宜化”“本土化”文章,切实把成果转化为推动新时代分宜振兴的实际成效。

谢淘:跟班学习的同志们收获满满,希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效。回到岗位后真正认真拎几件事来好好做一下,以实际行动助力分宜发展。

第一批干部赴桐乡市跟班学习经验启示

第一批跟班学习的干部紧紧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的要求,通过沉浸式、对比式、贯通式跟班学习,展现了良好面貌,得到桐乡市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好评,以自己的良好表现一步步回应着“代表证”亮得怎么样?“他山石”取得怎么样?“瓷器活”揽得怎么样?“牵线桥”搭得怎么样?

不到桐乡,不知道自己的眼光有多小

“古有梧桐,凤凰来栖”。桐乡因古时遍栽梧桐树,寓意“梧桐之乡”而得名。全市总面积727平方公里,辖8镇3街道,常住人口103万。桐乡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年。在第二届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耳目一新、刮目相看”高度肯定桐乡的发展。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2亿元,增长8.5%;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78亿元和109亿元,全国百强县排名跃升至第25位。

桐乡是红色之城。“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共有58名党员,其中桐乡就有沈雁冰、沈泽民兄弟。近年来,桐乡作为红船起航地的重要板块,围绕党建高地建设目标,实施“高质量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以规范化建设、品牌化提升带动形成全域党建“先锋红”,成功创建嘉兴市首轮基层党建先锋县。

桐乡是创新之城。高水平谋划建设凤凰湖科技城、乌镇国际创新区和高铁产业新城,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嘉兴唯一“浙江院士之家”。建设有乌镇实验室,带动引进中科院长三角健康农业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浙江传媒大学桐乡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企业突破1500家。截至2021年,数字经济企业数达2700多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超200亿元。“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桐乡是活力之城。是浙江省首批工业强市、市场强市,拥有超16万个市场主体、4万多家企业,包括巨石、桐昆、新凤鸣、华友等世界级领军企业和京马、双箭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形成了以新材料、数字经济、装备制造、时尚产业等为主的优势支柱产业。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10家上市企业总市值稳居嘉兴第一。

桐乡是宜居之城。是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和省社会治理十佳县(市、区),夺得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获评首届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近年来,桐乡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统筹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比达1.56:1,是全国比值最小的地区之一。教育、卫生、养老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学在桐乡”教育品牌持续擦亮,“医共体”建设全省领先,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以景区全域化理念,一体推进美丽桐乡、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两获“美丽浙江”建设优秀市和治水“大禹鼎”,成功创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不学桐乡,不知道外面的速度有多快

桐乡市的发展理念为什么“新”,发展为什么“快”,产业为什么“精”,乡村为什么“好”?

把好人才培养的“方向盘”,是推动工作的坚实支撑。一是业务能力强,干事激情高。经过三个月的工作接触,能够深刻感受到桐乡市的党员干部思想开放、观念前卫,他们不仅懂经济、知市场,而且乐于分享观点,注重学习交流,能够及时掌握最新政策和市场动态。他们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非常高,思想比常人更加包容开放、创新意识更强,执行力更加坚决。不论是会上会下,还是饭前饭后,干部聊得最多的就是市场形势,在相互交流中及时捕捉产业信息、了解企业讯息,我认为这也是他们理念常“新”不衰的根本所在,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工作总能快我们一招、研究深我们一层、发展先我们一步。干部对市场的运营,企业所应用的何种技术,产品的定位,工厂的智能化程度等,都非常的熟悉,能够准确的判断企业的盈利、规模和发展潜力等,如乌镇召开专题招商会议时,五六个相关部门负责人拿着一家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分析,企业被他们剖析的像透明人一样,来商讨是否符合扶持类企业。如此了解市场,何愁引进不到优质企业?二是服务意识强,团队精神足。发展需要天时地利,更需要群策群力。在桐乡市工作的三个月,能够深深体会到他们的服务意识、团队意识,上至镇党委书记,下至外聘的工作服务员,甚至是普通群众,整个社会风气宽容接纳度高,民众谈话时都恭谦礼让,语气平和。班子之间能够容纳不同的声音,很少发生激烈的争执,如乌镇党委书记开办公会时打断了一个干部的插话,轮到这个干部发言时,党委书记都先表达歉意再进行下去。三是多渠道引进,全方位培养。桐乡市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及引进工作,出台了《关于更高质量促进人才创业创新的若干举措》,提出了17条具体意见,最高资助可达一个亿,这也是桐乡的基础人才政策。此外,桐乡打造“乌镇院士之家”,实施桐乡籍人才“雁归”计划,每年开展“桐乡工匠”系列评选活动,创建青年人才驿站,为来桐人才提供7天免费入住优惠,组建10亿元的创业创新(人才)引领基金,设立最高1500万元的“人才贷”等,而最大的二个亮点一是“人才飞地”,目前在深圳、上海、武汉三地已设立创新中心,吸引重点区域优秀人才及项目,并将触角伸向海外,围绕现有产业发展,储备一批国外优秀人才。

抓好经济发展“发动机”,是推动工作的强劲动力。一是以商招商描绘完整产业链。桐乡市把企业的需求作为招商方向,这样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乌镇宝鼎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阻燃布料的小型企业,在2013年左右销量大增,在原料运输成本大增的情况下,主动把生产助燃纤维的上游企业推荐给镇里,乌镇十分重视后把这家企业引进过来,现如今两家企业的年营业额现在双双超过了5000万元。在桐乡招商信息有较大部分就是本地的企业家提供的。在桐乡每个乡镇虽然都发展纺织业,但是侧重点都不一样,像崇福镇主攻皮草、濮院的特色是羊毛衫、大麻镇最主要的是沙发布料。这些产业的富集有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企业在这些乡镇的原料供应链更完善。二是营商环境书写政企一家亲。桐乡市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升级组团服务机制,聚焦项目建设和企业帮扶,提供主动上门、集成高效、精准审批服务。深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改革,推进极简审批许可、便利开办登记,联动实施证照并销、破销联办、简易注销,降低企业开办和退出成本。实施“政务服务大厅营商环境无感监测”试点,提升“桐企服”数智服务平台效能。拓展企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覆盖面。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开展“优服务、解难题”等助企活动,建立健全常态化走访、对接、问题解决工作机制。在企业政策宣传方面,桐乡市线上拓展政策宣传普及面,线下健全村级网格建设,深化村社区网格化企业服务站,实现网格全覆盖。线上依靠数字赋能打造辖区企业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一企一档”数据库,设立政策宣传两级联动数据共享模块,利用数据共享模式掌握企业对政策关注度,建立“精智服务”雏形。按照“第一时间+顶格优惠”原则,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为企业减负50亿元以上。新增“一件事”联办事项35个,高频民生事项“就近办”比例提高至90.1%,政务服务“一窗一网”办理实现率100%。“拿地即开工”做法获全省推广,“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连续两年登上《领跑者》,获省政府激励表彰,列2021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第二位。三是精准定位刻画产业升级。桐乡市是传统工业大市,70%从事毛衫、皮草等传统特色产业,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桐乡传统产业的优势正在减弱。为此,桐乡市精准发力,全面启动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明确改造提升目标、任务分工、推进计划,形成各部门分工协作、聚力互补的工作格局,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交流工作成效、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针对各个传统制造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明确了各个产业的改造提升思路、重点提升领域和改造提升目标。比如化纤产业,将重点做精做强聚酯纤维,发展化纤关联产业和新型纤维,逐步加大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纤维、环保再生聚酯纤维、生物基纤维和高端产业用纤维的研发投入和产业化。

点亮城市文化“催化剂”,是推动工作的化学反应。一是氛围浓厚,契约精神强。桐乡市的市场氛围浓厚,民众茶余饭后谈论的都是市场、金融等话题,整个社会都以经商为荣,同时契约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中,涉及到经济上的事,他们不论亲疏,习惯用合同来约束对方。如在乌镇,2000年租赁给桐乡市远翔纺织有限公司30余亩工业用地,由于项目“有机更新”需要这块地重新投入使用,乌镇按照最新的市场价重新将这块地从企业的手中租赁回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无疑给招商来的企业强大的安全感。二是待人和善,服务效率高。在桐乡市几个月的工作生活,我们发现整个社会风气宽容接纳度高,民众谈话时都恭谦礼让,语气平和。开会时喜欢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来做决策,在充分讨论透彻后再定好工作方案。商务洽谈时都喜欢开门见山、开诚布公,内容多切入实际、切中要害,不喜欢浮夸之风。三是敬畏市场,尊重市场。不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民众,在桐乡感觉最大的就是人的心态都很平稳,对待市场主体态度很随和,对市场经济干预不多,而且干部对企业的运营状况了如指掌,善于利用自己对市场的了解程度帮助企业发展。如在跟班学习中遇到一个年轻干部,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对经济很在行,看待市场的眼光很老辣,对一家公司的工业检测摄像头产品很看好,通过分析市场前景,鼓励老板扩大生产,短短3年时间,该公司营业收入就实现翻番。

用好乡村振兴“助推器”,是推动工作的源源活力。一是谋篇布局,打造乡村靓丽风景。桐乡市出台《关于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围绕“未来乡村”“数字乡村”建设思路,开展乡村品质提升“十大亮点”工程,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形成部门项目和属地镇街的合力推进体系,高标准推动15条美丽乡村精品线、5个省级历史文化村建设,打造“10分钟美丽乡村生活圈”,形成“点上精品示范+线上品质提升+面上全域秀美”多层次格局。二是农旅融合,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桐乡市通过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开发运用,大力推进农旅结合和三产融合发展。统筹安排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启动建设“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相互叠加功能的特色村落,启动美丽乡村示范镇、精品村、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长效管理星级村等评选,以评优树典型、促带动,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一镇三村”试点稳步推进,农庄经济深度融合。全市建成农庄27家,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7个,民宿1500余家。三是文化引领,塑造乡村文化品质。桐乡市始终坚持以文化为灵魂,在规划上注重文化引领,在景观上注重文化体现,在产业上注重文化开发。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做好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历史传统文化挖掘利用。打造特色乡村节庆活动,各镇(街道)依托产业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节庆品牌,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传统农事农耕文化的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开发,如梨花节、蚕花胜会、桃园槜李节等。

不比桐乡,不知道分宜的未来有多美

按照省委放大“坐标系” 找准“参照物” 要求,以桐乡发展视角,跳出分宜看分宜,立足分宜谋分宜,针对学习到经验做法,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建议。

解放思想,转变干事创业观念。没有思想解放的先行,就不可能会产生“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和“敢闯敢干”的韧劲。一方面,要拓宽学习机会。制定年度计划,增加干部外出考察和交流学习的机会,通过调研学习和实践探索洗涤思想、拓宽视野,解放固有思想,转变观念并付诸行动,为家乡发展带回新思路、新举措。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乘上“数字化”改革东风,紧盯“数字经济”这一必争之地,加强县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分宜数字智造产业园建设,明确精准定位,集中招引和壮大一批数字经济型制造企业落户分宜。同时推进已落户企业数字化改造工程发展和转型升级,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进职能转变,提升政府运行效率,打造分宜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找准定位,抢抓经济发展机遇。一要抢抓机遇。要在经济快速变化的浪潮中,懂得乘势而上抢抓机遇。目前正处后疫情时代,上海等沿海地区部分企业外迁意向较为强烈,我们应把握机会顺势而为。二要精准招商。要坚持“工业强县”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分宜“2+3”产业定位,推进产业高度集聚化,实施精准招商,加大对光电信息、装备制造头部企业的招引挖掘力度,做实强链补链工作。三要做强平台。建设好湖泽工业平台,规划好产业布局,做强基础支撑 ,让企业“拎包入住”,为产业“放水养鱼”,实现“船儿满江、鱼儿满仓”终极目标。

强化布局,打造高品质宜居城市。一要目光长远美城市。针对改造类、品质提升类的重点项目,要把眼光放长远,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优化城市空间为导向,巩固“规划最好、建设最好、环境最好、管理最好”的城市品牌,突出分宜的品质和内涵。同时,开展打造民生城市知名地提意见活动,收集意见建议,针对普遍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拿出方案予以解决,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二要做好流转提规模。要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形成规模化种植增收。县镇村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补助,推进村级土地流转工作再突破,加大农业土地规划和调整,将连片后的流转土地优先租赁给发展规模特色种养殖业的大户,反向拉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提高农业效益。三要加大培训强技术。农业科技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种植技术和经验。比如张继东农场蔬菜种植的高温闷棚技术,方法既简单,又对防病虫害很有效,我们可以邀请对方来分宜开展专题培训。

创新管理,健全选人用人机制。一要创新人才引入机制。优化人才招引政策,把人力资源当作“第一资源”。对待干部要奖罚分明,任人唯贤,以实干论英雄,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用人环境,激发干部主动作为,提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作风。二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干部能力持续提升工程,组织开展干部能力素质月度提升专题培训活动,通过挂职锻炼、交流学习、驻点帮扶等行动,帮助党员干部开拓视野,增长才干。

排忧解难,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擦亮“容宜办”政务服务品牌,抓实“321608”项目审批模式。一是重视窗口工作。严把人员选派关,各单位要挑选综合素质好、业务精通、有审批权的人员到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政务服务中心要开展统一培训和专项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要健全AB岗工作、首问负责、考核奖惩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保障政务服务中心便捷高效地运转。二是主动靠前服务。由县政务服务办统筹协调,从发改、自然资源等审批部门抽调业务骨干,深入企业一线和项目现场,全方位多角度解决问题,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贴心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创建一流投资和营商环境。三是推广网上办理。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引领,积极探索更多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网上办事大厅,实现24小时随时随地可办、可查、可问。同时,加大对 “赣服通”等政务服务类APP网上申报、办理具体操作流程等的宣传力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渠道宣传,扩大知晓率,让办事群众都体会到“网上办”的便利性、惠民性,使办事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好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9-26 08:35:05
下一篇 2022-09-26 08:40:1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