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遗址,发现于浙江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镇,并由此而得名,是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早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000年—5000年,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
河姆渡遗址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第四文化层距今约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层距今约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层距今约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层距今约5500—5000年,各个文化层出土了丰富的文物遗存。
稻谷。已经碳化的稻谷遗存,出土的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印证了生活在宁绍平原的原始先民们已经掌握了人工栽培种植水稻的技术。
稻谷纹陶片。线条流畅,造型美观。
带藤条骨耜。是河姆渡先民的重要生产工具,亦是河姆渡文化特有的文物遗存。
骨耜。农耕工具的出现,标志着原始先民们已从采集阶段转向了农耕阶段。
骨镰。看图生意。
有段石锛。生产工具之一,用于砍伐木材。
角凿。生产工具之一,疑似加工木器的工具。
梁头榫。木构件遗存,将中国榫卯结构的技术提前了3000年。
有卯眼木构件。与梁头榫结合,形成了榫卯木结构建筑,这种适应水乡泽国的干栏式建筑,沿用至今,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骨簇。农耕文化与渔猎文化并存。
陶灶、陶釜与陶甑。生活用具。
陶纺轮。纺织工具,足以让原始先民衣可蔽体。
木浆。驾驭舟楫之用,舟楫已成为7000年前的重要交通工具。
猪纹陶钵。河姆渡先民们在原始的绘画艺术技巧上已经相当成熟。
龟型陶盉。貌似夹炭黑陶,河姆渡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陶器。
漆木碟形器。或许这就是最早的“油漆”。
漆木筒。“油漆”的用途广泛。
圆雕鸟形象牙匕。构思奇妙,刻制精美,单从外观上看不属于实用器,臆测用于祭祀或装饰,代表着一种权威。
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河姆渡文化的标志,双鸟环绕火焰纹,雕刻技术娴熟、形象逼真传神,由于上半部缺失,是图腾?是祭祀用具?或是装饰用品?至今尚无定论。
玉玦。河姆渡文化时期的玉器。
玉璜。河姆渡时期,中国的礼玉文化尚未形成,此时的玉器,当属装饰器物。
玉石珠。
玉石管。
骨哨。由禽类的骨管制成,在狩猎时使用,亦可做乐器用。
在河姆渡遗址,看到了中国远古时代的农耕、建筑、纺织、陶器、艺术等方面的繁荣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