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74岁的南昌原市长李豆罗,2010年退休后,一直在老家务农并且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余热。近日,他因为在短视频平台上频频出镜,被人熟知。
李豆罗出生于1946年,从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干起,一直做到南昌市市长,后又担任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10年退休后,他回到家乡——南昌市进贤县前坊镇西湖李家村,做起了农民。
“37.5公岁”,他经常如此介绍自己的年龄。他给自己起了个网名“青岚农夫”,“老家的湖也叫青岚湖,青岚农夫意思就是湖边的农夫”,他说。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开通了账号,现在,粉丝19.6万,发布的视频中,最高的一条点赞24.9万。
这些视频,有的推荐了江西特色农产品,有的分享了李豆罗的人生感悟。那条点赞24.9万的视频,李豆罗一边吃饼,一边说,“我有一张饼,分给你一半,这就叫做友情;咬一口,就都给你了,这就叫做爱情;我全部都给你,这就是骨肉亲情;我现在全部藏起来,然后跟你说,我也没有吃的啊,我好饿啊,这就是你要远离的人,不值得交往的人”。
近日,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李豆罗说,他今年5月1日开通了账号,他不在乎流量高低,更不在乎自己是不是“网红”,“我只问效果。有效果,是正能量,我就高兴”;“很多人问我,你在玩短视频啊?我说,不是我在玩短视频,是短视频在玩我”。
他对记者说,他渴望让西湖李家村给新农村建设做个样子,“什么样子?农村就是农村,农村就像农村,要是一幅山水画、要是一首田园诗、要是一部文化交响曲、要是一张平安富贵图”。
谈网红
“对流量满意不满意,我现在不问这个东西。我就问,社会效果如何?”
新京报:什么时候开通的账号?
李豆罗:今年5月1号,有个年轻人(现为李豆罗视频团队成员)来找我,说现在时髦搞短视频和直播,想请你来参加这个活动,主要是为西湖李家代言。我就跟他提了三条,第一,只要为江西争脸面,为南昌说好话,为进贤唱赞歌,这样的活动我都乐意参与;第二,我个人不要一分钱,不收任何报酬;第三,所有的东西都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规定,这三条就是我的底线。
新京报:现在,对于粉丝数量和点击量,你满意吗?
李豆罗:对流量满意不满意,我现在不问这个东西。我就问,社会效果如何?对社会有好处吗?是正能量吗?对年轻人有意义吗?只要对社会有好处,对年轻人有益处,我就很满意。
新京报:有网友说,你是年纪最大、行政级别最高的“网红”,你觉得呢?
李豆罗:还是那句话,我不管什么网红不网红,我只问效果。有效果,是正能量,我就高兴。没效果,对社会没有好处,我就不参加。其实退休以后,任何活动,老干部疗养、团拜等,我都不参加,脑子不想,耳朵不听,眼睛不看,嘴巴不说,退了就是退了,就安心当个农民。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要做个高尚的人,我做不到;要做个纯粹的人,我做不到,但我要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个我应该做到。
新京报:录制视频辛苦吗?作为一名年过七旬的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等等,有障碍吗?
李豆罗:录制视频挺辛苦,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乐于做这件事。让大家通过新媒体了解我,我乐在其中。智能手机这些新产品,我也不是很熟悉,我还在跟年轻人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谈当农民的初衷
“二十离家六十回,终身操劳永不悔”
新京报:你自我介绍说,“从农民到市长,我花了四十年,从市长到农民,花了四个小时”。从农民到市长的40年,怎么理解?
李豆罗:我开头是农民,正儿八经种田,后面因为读了几年书,生产队就选我当记工员,后来当了生产队的会计,大队团支部书记,民兵营长,大队书记。这就是我在农村的情况,南昌市所有的农活没有我不会干的。
后面我有幸转了国家干部,当了公社书记,团县委书记,进贤县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后面我又当了南昌市农委主任。以后我又当了新建县的县委书记,县政协主席。1992年我又到了南昌市政府,当副市长,1995年又当了南昌市常务副市长。2000年,我又当了南昌市委副书记。2000年当了南昌市市长,2006年,当了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这四十年,我是不停地转换角色,不停地转换台词,从农民到了干部,从配角到了主角,从小生到了老生,这就是我的角色转换。
新京报:那么从市长到农民,怎么花了四个小时呢?
李豆罗:2010年1月22号,南昌市人民代表大会闭幕的日子,那天我的职务是南昌市人大主任,最后由我讲话。当我的讲话做完以后,下面代表都鼓掌,都看着我笑。我就问大家,你们都在关心我,李豆罗今天下午干什么?因为这个会议结束,我就等于退休了。那我下午干什么?我告诉大家,我这40年就是不停地转换角色,不停地转换舞台,那这一次,我就是换舞台,要从政治舞台到社会舞台去。到社会舞台做什么?回到乡下去重操旧业。这件事我想了很久。我向市委向省委打了报告,当组织上同意以后,我就下定决心,就要到农村去,既当农民,又当顾问,抓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当时在会上,我讲了八句话:二十离家六十回,终身操劳永不悔,市县乡村经磨练,党政军群力作为。文化慈善寻真谛,古村新村同描绘,世界动感洪洲地,老牛奋蹄迎春归!我说,一个60年过去了,第二个60年开始了。能活多少岁我不知道,但我每天都要精神饱满朝前走。说完这个话以后,中午吃了个饭,我就回到了老家西湖李家村。
谈新农村建设
“全村只有上大学的,没有蹲大牢的;只有相互帮助的,没有偷盗打架的;只有善待父母的,没有不供父母的”
新京报:重新当回农民,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李豆罗:当时大家听说我回来了,开了群众大会,几十年没有开过群众大会了,听说我回来要搞新农村,所有的群众都来了,下面2000多人。在会上,我说,凡我西湖李家人不论你做再多,不能你飞多高,不能你走多远,不论你赚多少钱,要知道起根发苗在这里,落叶归根还要来这里,这就是我们的家,这就是我们的乡,我们大家要共同打造这个家乡。
新农村的建设到底怎么搞?当时我说了5段话:第一,传承华夏文化,恢复古城精华,重墨青山绿水,美我故乡天下,这是它的宗旨;第二,特色是什么,特色是红石路,马头墙,碧绿水,满村树;第三,步骤怎么搞,先村庄,后田庄,先村容,后文化,再产业,分5步;第四,时间怎么定,我说3年开头,6年扫尾,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第五,目标是什么?目标是古村神韵,田园稻香,塘中莲藕,山间鹭翔,农家饭菜,湖边泳场,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中华文化继续奉扬。
新京报:按照这个规划,建设资金问题怎么解决的?
李豆罗:在群众大会上,就有群众村民提出来,你回来搞新农村,没有钱怎么办?我说钱不是问题,我前面说了,凡我西湖李家人不论你飞多高,不论你走多远,不论你赚多少钱,起根发苗在这里,落叶归根还要来这里,大家要有一种家国情怀,我现在号召大家都拿钱来为我们的家乡增添光彩。当时多年没有开过会,群众的热情是相当高,大家就捐款,那一下就捐了20多万。
这就是乡邻相助。新农村建设要钱,钱从哪里来?三句话,乡邻相助,友人相帮,项目相凑。现在的西湖李家,每年大年初一仍然要捐款,老人拿着养老金,学生拿着压岁钱,嫁出去的女儿为娘家捐款,门堂女婿上门捐钱。友人相帮,关里关外省内省外的,市里市外乡里乡外的,凡是我认识的,我都向他们讨钱,十万不算多,一万不算少,一块钱我也要,一块钱还能打一块砖呢;项目相凑,像住建部有什么项目,农业部有什么项目,省内有什么项目,我们都按标准按要求去争取。我现在是南昌市最大的乞丐,乞丐讨钱,向谁讨?就是刚才说的,向乡人讨,向朋友讨,向国家项目讨。
新京报:钱怎么管理?怎么保证花到该花的地方?
李豆罗:讨来的钱,全部放在前坊镇财政所管,西湖李家人只能打工不能管钱。跟我搞新农村的,还有黄华明,当过县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跟我从小光屁股长大的;李旺根,小时候也是在一块长大的,他一直在卫生部门当领导。我们3个,我是发话的,西湖李家要做什么从我的嘴巴说出去;李旺根是发价的,我说要买一个桌子,桌子多少钱我不问,李旺根去定;定价以后,黄华明是签字的,他签了字以后,再经过前坊镇的镇长签字,财政所再付钱。虽然村上没有钱,但没有漏过一分钱的税,一切都是按照财政规范的动作搞,审计部门来审过几次西湖李家,在经济上没有问题。
新京报:新农村建设推进顺利吗?
李豆罗:这些年,西湖李家做了4件事,第一,搞了脏乱差,清50年的垃圾,掏100年的阴沟,村庄全部洗脸;第二,拆破烂旧猪栏狗窝鸡窝,那些乱搭乱建的;第三,修房子,四百多栋房子不拆不动,恢复修复,原来都是人字墙,全部变成马头墙;第四,铺道路,村庄所有的道路全部用红石铺。这是村里面,村外面怎么办?我们这个地方,秋天少水,春天多水,上半年水漫金山寺,下半年过火焰山,我们就把外面所有的山塘全部挖了一遍,排管渠道全部维修了一遍,所有的荒山全部绿了一遍。
农村文化建设,我们做了6种文化,农耕文化,孝悌文化,节庆文化,楹联文化,谱帖文化,红色文化。比如节庆文化,大年初一,西湖李家两千多人要搞一个团拜会,在这会上要表彰长寿老人、大学生等9种人。2000多人一起吃年饭,老人坐着吃,年轻的站着吃,小孩跑着吃,不亦乐乎大家吃,上面在唱歌、在跳舞,热闹非凡。
新京报:印象深刻的困难有哪些?
李豆罗:要说困难,拆除乱搭乱建不容易,谁愿拆啊!我想了个主意,摸底一下,全村一百三十六户,五千多平方米。我把这些人全部用车子,请他们到南昌去吃饭。吃饭吃到一半,我再赶过去,说今天请大家吃饭,我是有内容的,饭是没有那么好吃的。挡住路的全部要拆,但为了补偿,你的瓦、你的砖、你的料,我都算钱给你。为了新农村建设,你们做了贡献,我要把你们的名字记下来,放到族谱上去,感谢你们。
大多数群众还是比较自觉,最后有3户人家就是不动,还跟村干部闹了起来。那天我在南昌,村里就打电话给我,问怎么办?我给镇长打了电话,请他带着派出所所长到村里,做那3户的工作,告诉他们,不要闹事不要打人,如果要打架,就到南昌来,我来跟他打。正的总是要压邪的,好的总是要压坏的,我们没有亏理的事,为什么不能坐下来协商?后来镇长带了派出所所长去,做了一夜的工作,到天亮,基本拆空了。
新京报:对目前的建设成果满意吗?
李豆罗:现在的西湖李家已经有了一个根本的变化,是全国文明村,中国幸福村,也是全国全省的秀美乡村。全村只有上大学的,没有蹲大牢的;只有相互帮助的,没有偷盗打架的;只有善待父母的,没有不供父母的。西湖李家现在在家的人,人人有工打,个个有钱赚,残疾人有安排,困难户有帮助。这就是西湖李家的现状。
不过,当前还存在着5大问题,建筑没有扫尾,建了这个,还要建那个;管理刚刚开头,不尽如人意,要在村上找个像样的导游都找不到,可在外面请个导游要花很多钱;经济没有搞活;虽然我做了6种文化,但那种内涵那种质量,还要继续地往前往上走;产业还没有找到路,产业要找到路很难。
新京报:为什么没有招商引资呢?
李豆罗:我的理念跟不少人不一样。我的理念是山水化、田园化、农耕文化。农村就是农村,农村就要像农村。很多人要到西湖李家去投资,我都婉言拒绝了,我说你要来投资,都是冲着利益来的,要么你要占山,要么你要占水,要么占田,要么占地。你不冲着利益来,哪里会到西湖李家来?来了要回报,回报靠什么,靠山靠水靠田靠地,你才能创造利润。可我的理念是培山培水,你来的观念是要占山占水,我们道不同、志不合。我这个地方不能占山占水的。我说开玩笑的话,如果你要帮助我,那你就拿两个钱给我,作为你捐赠的。如果你硬要到这里来成立公司,那你就成了一个亏本公司。
任职南昌市长时的李豆罗
谈“市长”、“农民”两个身份
“当市长,费心力;当农民,身体很劳累”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市长”、“农民”这两个不同身份?
李豆罗:当市长,费心力,心累,又要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又要把市容市貌搞好;当农民,身体很劳累。所以一个是心累,一个是体累。
不过,我现在既有农民的苦也有市长的苦。为什么还有市长的苦呢,因为没有权,没有钱、没有人,心累、体累都有。在村里,我白天抓进度、晚上抓调度、半夜想思路,第二天早上找出路。我说过,在这好苦、在这好累、在这好气、在这好欣慰。
有人就问我,你说好气,那个气从哪里来?我说我没回村之前,村里没有几个说我坏话的。我回来以后,没有几个说我好话的,每天都是闹矛盾。我要大的,他要小的;我要多的,他要少的;我要新的,他要旧的。反正道理就是说不清的,天天都是刀尖上跳舞。我这是什么都做过,凶人、骂人、表扬人、奖励人都有。
尽管苦、累、气,但是也很欣慰。现在的西湖李家,水只烧到70度还差30度,早上5点钟只是看到了曙光还没天亮。
前年过生日,我就写了4句话鼓励自己:休政回乡当农民,策马扬鞭又登程,任凭征途千番苦,留点痕迹后人评。我的目标就是,西湖李家要为江西、为南昌、为进贤,给新农村建设做个样子。什么样子?农村就是农村,农村就像农村,要是一幅山水画、要是一首田园诗、要是一部文化交响曲、要是一张平安富贵图,这就是我的梦想。
新京报记者 王姝
受访者供图、视频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