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毫不动摇扩大对外开放,开启了中国经济现代化新征程。
回望这10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年均增速高达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万美元,和2012年相比增长了近一倍。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实现了更高水平开放,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列。10年来,中国实现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动力转换,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大幅提升,一大批标志性成果涌现,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10年来,中国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乘势而上进入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阶段。
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14亿多人口、超过4亿中等收入群体,具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复杂国际情势叠加疫情冲击下,中国仍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货物进出口量稳质升,继续保持着对国际资本和优质要素的强大吸引力。
成绩来之不易,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仍需付出艰苦努力。当前,在稳住经济大盘、尽量减少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提升市场预期、提振企业和消费者信心是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关键。受国际地缘政治和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重构,唯有综合施策,方能巩固我国在全球生产网络和经贸体系中的枢纽地位。从中长期看,我国发展中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在经济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夯实发展基础,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持续增强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扎实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
首先,补齐核心技术短板,夯实科技自立自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中强调,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以技术、企业、人才为基础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以问题导向和顶层设计为动力强化制度优势,集中力量攻坚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加快从技术引进向自主研发的升级步伐,实现“换道超车”;立足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加大核心零部件产品、“卡脖子”装备、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力度,打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推进科技强国建设。
其次,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立足现阶段外贸外资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统筹规划与管理,建立数据对接和信息共享机制,促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做好政策协同和工作联动。在夯实我国现有对外贸易新优势的基础上,着眼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速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自贸区自贸港先行优势进行制度创新,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并继续深化改革试验,力求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开放举措和制度创新成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奠定基础。
最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增强中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坚持推广和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全面系统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以适应不断升级的投资、消费需求。完善经济治理体系,增强经济治理能力,注重政府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作用,两手发力,优化市场结构,建立有助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充分激发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掌舵领航、举旗定向的10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滚石上坡、攻坚克难的10年,是中国经济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10年,是对外开放稳扎稳打、由大到强的10年。伟大思想引领伟大事业,在中国经济现代化新征程上,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开放型经济强国建设,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根基。
(作者:洪俊杰,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