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分宜县中心幼儿园大一班的小朋友夏侯誉哲非常开心,通过社区开展的“敲门有爱”活动,他实现了自己的微心愿——拥有一辆儿童自行车。他几乎每天都在小区里,跟小伙伴们一起骑车玩耍。
夏侯誉哲常年跟随奶奶生活在钤西街道政法巷社区县社小区。钤西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沈金凤告诉记者,街道在每个社区组建了小区值日生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敲门有爱”系列活动,上门收集老人和小朋友的微心愿和诉求,填写卡片,并将卡片放入社区“心愿格子铺”,之后,便会有志愿者或者小区值日生来认领。活动中,政法巷社区收集了夏侯誉哲的微心愿,组织为其圆梦,最终县法院法官习小芬认领了该心愿,为他送上了一辆儿童自行车。
“心愿格子铺”
今年,政法巷社区“一老一幼”居民通过“敲门有爱”活动的“心愿格子铺”实现微心愿50余人次,进一步增进了邻里互助,传递点滴温暖。
改造后的县社小区
县社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原为分宜县再生资源公司职工住房,此去经年,小区内基础设施陈旧,道路破损。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去年分宜县投资210万元完成该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改造启动之前,街道组织上门入户,对每家每户的意见建议进行摸底调查。
老旧小区里
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
活动空间小
是诸多老旧小区的“痛点”
辖区内的老人在颐养之家用餐
在颐养之家,李柏生每月支付350元就能解决一日三餐用餐问题。“平时,步行过去3分钟时间,抬抬腿就到了,方便。”上个月,老人因腿脚不适,社区又为他提供了送餐上门服务,他足不出户便可吃饱吃好,家人也很放心。
政法巷社区“口袋”公园规划图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今年分宜县又投资215万元,在小区旁边新建一个“口袋”公园,进行绿化、亮化,增设花架、条石坐凳、健身器材等设施,小区门口还兴建了一个可容纳100辆车的停车场。
改造后的“口袋”公园
小区居民赵新华老人感同身受。“新来的邻居越来越多,交流却越来越少。小区改造建起‘口袋’公园后,大家散步纳凉,互相认识的人又多了起来,小孩子们也有了更多的玩伴。”赵新华退休后不想和子女一起生活,便回到了原来住所居住。刚开始,之前一度陌生的邻里关系让他感到有点不适应,小区完成改造以后,增设的健身场所和新建的“口袋”公园给了居民更大的活动空间,下楼活动的人多起来,小区的氛围也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