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元好问的故事吗?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全新解读~
元好问生于1190年,当时正是南宋期间。不过元好问并非宋朝人,他生于金国,据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代。元好问是当时金朝最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之一,他一生著有《遗山集》、《中州集》、《续夷坚志》等主要作品,在文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过真正了解元好问的朋友可能不多,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给大家介绍下元好问这个人物,看看他的生平事迹,或许能给你带来启发。
1、文化初长使命重
元好问的远祖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的拓跋氏。由于较早地接受中原文化,元好问的父亲元德明就以诗知名,老师郝天挺也是著名的学者,在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里,元好问从少年时代就已经具备良好的文化教养。由于他从小就过继给叔父元格,早年一直跟随叔父在官场奔波,先后转徙于山东、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在这段时光里,他一边冶游接触社会贤达,一边潜心学习待人接物。
正是官场文化的熏陶,让他早早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使命,那就是要做一个为生民立命、为朝纲整肃的人。27 岁那年,蒙古军南下突袭家乡秀容,屠城十万余众,使得元好问切身感受到野蛮文明对民生的巨大破坏。文化人的使命意识使他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只有文化才是普适众生的良药。
如蒙古人一样野蛮的鲜卑先祖,不正是在文明的教化中变成了诗书传家、人伦有序的文明人,从而结束了在马背上飘泊的生活,在中原肥沃的土地上安定祥和地生活了下来。
2、躬耕文化留清痕
1233年四月,元好问被蒙古兵俘虏,作为囚徒与家人辗转于山东聊城、冠氏之间长达五年之久。在元朝生活的二十多年间,他积极沟通元朝政界,努力收集散于民间的资料,想自己撰写国史,以便为金国保留历史。他的请求没有得到元朝当局的准许。
于是,他就把金国已故君臣的诗词总集编撰了一本《中州集》,力图以诗存史。同时,元好问对新政权不断地冷静观察,渐渐地看法发生了改变。
当他看到元朝忽必烈重视儒学、大兴学校,做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后感到十分赞赏,也深刻地反思了金朝奸贼误国,以致失国沦亡的历史悲剧;看到元军突进云南、铲平地方势力,恢复汉唐疆界的赫赫功业后,对金政权苟安半壁江山,朝廷上下不思进取的垂暮心态进行了很好的批判。
在他心里逐渐升腾起一股热望,那就是政权的合法性在于,是不是有利于造福百姓、是否有利于传播文教、是否有利于树立大国形象。
正是这种责任的担当,使得中华文明通过不断消化吸收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了兼容并包、深厚博大的体系。
也正是有这些眼光长远的知识分子,才使中华文化历经年久而越来越丰富多彩,终致出现了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和睦、异彩纷呈的良好局面。如今,当我们生活在这片地域广阔、文化深厚的土地上,怀想起那些为中华文化积淀而努力的那些各个民族的人们,不禁由衷地感慨。
大哉,无好问!正是有你们这些文化仁人的坚守,才有了中华文明的异彩绽放,也才有了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首歌的团结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