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缮是一种陶瓷修补技术,起源于中国、发扬于日本。日本工匠受中国漆艺和描金工艺启发,在陶瓷碎片的边缘处涂上清漆,将碎片黏合打磨,还原至器物原状。同时,在漆料将干未干之时,沿裂隙走势以金粉或金箔进行覆盖装饰,最后整体晾晒风干。金缮工艺的核心在于工匠与自然的“合作”,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善于向自然妥协。这种顺其自然的心境与独特的艺术手法,共同造就了颇具禅意的美学体验。完美毫无疑问是一种美,那不完美呢?其实,换个角度看,不完美同样是一种美,而且,它还是美的源泉之一。金缮就是这样一种技艺。金缮是一种陶瓷修补技术,起源于中国、发扬于日本。
金缮修复后的瓷器。邵瑞摄(新华社)
众所周知,日本的陶器文化源自中国。然而,对于日本这样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岛国来说,要制作陶器谈何容易!即便不谈制作陶器需要耗费的大量人力、必须掌握的复杂工艺,即便是作为原料的陶土也是极为稀缺的。这也使得陶器在日本历史上一直极为珍贵,从中国传入的陶器更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使用。甚至陶器损坏后也很少有人一扔了之,而是要尽力修补,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此过程中,日本各种陶器修复技术应运而生,金缮便是其中的代表。
日本儒学大家伊藤东涯在其著作《蚂蟥绊茶欧记》中记载,在室町时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政得到了一尊被日本视作国宝的南宋龙泉窑碗。遗憾的是,由于时间久远,碗底出现了刺眼的裂痕。足利义政命人将此碗带回中国,欲请大明皇帝赐其同款,未果。这次的经历让日本工匠不得不开始认真探索既美观又实用的陶瓷修补技艺。他们受中国漆艺和描金工艺启发,在陶瓷碎片的边缘处涂上清漆,将碎片黏合打磨,还原至器物原状。同时,在漆料将干未干之时,沿裂隙走势以金粉或金箔进行覆盖装饰,最后整体晾晒风干。修补后的陶瓷器物保留了原有的形态,黏合处的“伤痕”摇身一变,成了光彩夺目的金色纹路——这就是金缮诞生的过程。
金缮工艺与日本美学中崇尚的“侘寂”文化有先天的契合度。侘寂一词源自小乘佛法,本指朴素、自然而安静的事物,用于美学时可理解为一种自然的残缺之美。这种美通常只有在老旧或残破的物体上才能看到,充满着岁月感。
称其为自然之美,是因为用金缮技艺修补而成的每一件器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毕竟,修补的位置和金线的走势均无法提前预知,而是根据碎裂处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此外,器物何时会破损,因何破损也是随机的,这些都被认为是自然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金缮工艺的核心在于工匠与自然的“合作”,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善于向自然妥协。这种顺其自然的心境与独特的艺术手法,共同造就了颇具禅意的美学体验。
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就对金缮工艺推崇备至。据传,其徒弟古田织部为投其所好,故意打烂自己收藏的陶器,再以金缮修补,遭到了千利休的严厉谴责。因为金缮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工艺本身,而在于自然二字。古田织部的行为是刻意而做作的,已经歪解了他心目中的美学真谛。
如今,伴随着现代工艺的不断发展,金缮已经演化出了不同的流派,艺术功能进一步凸显,应用范围也从陶瓷器具拓展至家具、玉器、砚台、古琴等。一些金缮艺术家至今还在沿用传统的描金技术,一些则将金缮与绘画、漆艺相结合,还有一些通过立体金缮和雕刻技术突破了“次元壁垒”,对原器物进行二次创作,进一步提升了器物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但无论艺术形式如何进步,修残补缺仍然是金缮工艺的起点,顺应自然依然是金缮工艺的灵魂和前提。
经过金缮工艺修补过的器物,似乎已注定不再完美。然而,器物身上耀眼的金色纹饰,又好像在向人们骄傲地讲述它亲历的挫败,以及如今的涅槃。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曾经的伤痕累累,就没有如今的华丽秀美。
覃皓珺摄
究竟是完美更美,还是不完美更美?这似乎已经超脱了美学的范畴,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透过金缮,似乎可以窥探到人生的真谛:旦夕祸福,阴晴圆缺;人生不如意,十事恒八九,完美似乎永远那样遥不可及,失败好像总比成功来得容易。然而,人不就是在一次次摔倒、爬起,一次次审视自己、重新来过中获得成长的吗?没有失败,成功的喜悦何来?没有经历过挫折与苦难,又怎能体会到幸福和美好?失败和痛苦并不真的可怕,失去勇气与斗志才是最大的悲哀。顺应自然又不屈服于自然,承认伤痕但不甘于就此做一堆无用的碎片,永远怀揣着重生的信念,将累累伤痕变成闪闪“金线”,向世界展示自己“不完美的美”——这或许就是金缮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