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以来,凤阳镇紧紧围绕省级“五有”、市级“八有”建设标准,积极探索,主动发力作为,建好文明实践所(站),不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纵深发展,打通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规范场所建设,在场所设施上“瘦身”
资源大整合:根据文明实践活动的需要和群众需求,将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站、颐养之家、道德讲堂等各类阵地整合,开展文明实践场所建设,做到场所科学布局、设计统一风格、功能定位准确、内容整合一体。如郭家村利用祠堂、大路边村利用闲置农房、西廊村利用校舍等打造具有本村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实用、能用、惯用、好用”。
服务全覆盖:拓宽文明实践工作的覆盖面,突出服务功能,全镇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部设置有人员、有项目、有管理的志愿服务站,为群众提供老花镜、雨伞、饮用水、免费wife等服务项目,构建点多面广、功能齐全、便民利民的文明实践服务图。
平台大扩展:依托省志愿服务管理平台,村级建立党员、群众、在外人员文明实践联络群,搭建信息速递、文明传播、凝心聚力的网络平台,文明实践线上、线下同步走,拓宽文明实践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体系、指挥调度、项目组织实施等管理功能。
二、织牢工作网络,在人员配备上“立规”
建立以党委书记为所长、村(社区)书记为站长的文明实践管理队伍,文明实践员配强配齐形成了以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负总责、村级宣传委员抓具体、村级党建宣传员抓落实的工作体系,筑牢了所——站两级工作阵地,形成了纵向涵盖镇村、横向辐射党政群的实践网络,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部署精准落实到最基层。
充分发掘能各行业人组成志愿服务队骨干,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老骥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53支,打造了一批有能力、有热情、靠得住、肯奉献的文明实践主力军队伍。截至目前在江西省志愿服务平台上注册志愿者2157人,开展点单志愿服务活动2286次,累计服务11790小时。
积极对接市委党校宣讲团、商会、文艺团体等各方力量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科普知识、送戏下乡、舞蹈表演等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时围绕一老、一小、困难群体等需求,广泛开展“多彩童年”“老骥在行动”“敬老爱老”等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在基层蓬勃发展。
三、打造服务项目,在活动开展上“出彩”
精准设计项目。贴近群众生活,紧扣群众所思所盼,按照“四单”服务流程,围绕服务中心大局、群众普遍性需求和个体化差异化需求,设计防疫防控、创文、敬老、爱幼、助残、助学、帮困等志愿服务项目,建立“项目库”。坚持集中和分散结合,结合重大节点、活动、工作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
用活用好平台。“学习强国”线下平台、“亲情连线”室实现站(所)全覆盖,及时开展“四个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今年已根据实际需求定期、不定期开展“亲情连线”100余次。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工作,“土专家”“草根”宣讲员、老骥志愿者等,用方言土语讲身边人身边事,最受群众欢迎。
实践活动看点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制定年度、月度活动计划,围绕多彩童年、老骥在行动等服务项目,掌握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系列主题活动策划,通过提前谋划,争取实践活动年年有,今年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