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织绣培训传承文脉、培育产业;村史馆讲述历史故事、丰富人文内涵……近年来,广西各大博物馆发挥自身优势,在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培养乡村人才、增加乡村就业机会、促进乡村产业转型、推动文旅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在“博物馆力量”推动下,乡村内生动力得到激发,老百姓精气神足了、致富路宽了,文化软实力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留住乡村记忆,提振村民精气神
随着跨省游恢复开放,广西昭平县黄姚镇白山村开始热闹起来。走进白山村村史馆,映入眼帘的是“白山三百年”几个大字;石碑拓片、地图、族谱、照片、各类实物,记录着村落族群来源、人口、姓氏、祠堂等人文信息;展板图文并茂、展品丰富多彩,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参观。
“这个村子看上去很普通,想不到也有如此精彩的历史和文化。”6月11日,来自广东的游客周先生在参观村史馆时说。
白山村曾是国家级贫困村,经济发展滞后。2017年,作为对口帮扶单位,广西民族博物馆决定为该村兴建村史馆,为白山村发展注入文化力量。
肩负建设任务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副研究员汤绍玲回忆,当时该村文化特征并不明显,与村民交流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村什么也没有”。汤绍玲当时没有气馁,一头扎进村庄进行地毯式“文化搜寻”。在两年多的田野调研期间,她发现了10多块清代、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石碑,搜集到各大姓氏家谱、族谱等资料,令白山村300年的历史有了物证。同时,挖掘当地独有的传统节庆、民间文化的内涵和时代价值,逐渐勾勒出白山村的文化图景。
2019年10月,白山村村史馆正式建成开馆,一拨又一拨村民前来参观。村民们惊讶、欣喜、感动……原本黯淡的眼里都有了光。“村史馆给村民带来了文化自信,大家的精气神不一样了,致富奔小康的劲儿更足了,也更关心公共事务了。”村支书李永伦说。
村史馆的诞生,为村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白山村以此为契机,合理利用村里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建成的壁画、休闲公园、停车场等景观和设施,主动承接黄姚古镇的旅游辐射,引客入村。据统计,2019年到白山村参观的游客约2万人次。“文化旅游带动了白山村民宿、餐饮等行业兴起,增加了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增收。”驻村第一书记李建勇说。
白山村的变化是广西民族博物馆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早在2003年,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全区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同时谋划、同步建设,并构筑起生态博物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广西模式”。这些民族生态博物馆均位于自然与文化遗产丰富且偏远的民族村寨,承担着脱贫攻坚和振兴民族村寨的重任。建设民族文化传习中心,研发文创产品,提供乡村纪录影像、乡村导游等技能培训……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专业指导下,这些民族生态博物馆不仅通过开展文物保护与展示、文化记忆工程等工作有效保护传承当地文化遗产,帮助村民留住乡愁,还通过挖掘和保护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培养乡村人才、助推乡村产业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等,全方位多角度提振村民精气神,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传承传统技艺,形成特色产业
壮锦、瑶绣和苗绣,是广西世居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因图案精美、工艺精湛而被誉为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化石”。2012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立足国家特色产品重点项目桂绣,联合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开展“传承技艺·唤醒记忆——文化技能扶贫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织绣培训”,鼓励农村家庭妇女参与免费技艺培训,实现“在家织锦、居家创收”,不仅令广西的民族刺绣工艺重焕光彩,也推动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与推广性传承。
2016年以来,自治区博物馆继续发挥自身在少数民族刺绣技艺研究方面的优势,在昭平县黄姚镇凤立村成立了织绣培训基地,为当地非遗传承铺设新路,至今已开展5期桂绣培训班,为当地培养了50多位绣娘。“过去看别人绣花特别羡慕,如今参加了培训,我也学会了刺绣技艺。”凤立村绣娘唐芬贵说。
自治区博物馆还积极培育桂绣产业,大力引导凤立村进行桂绣生产和销售。除帮助该村进行原材料采购、创意设计指导、企业订单对接等,还在自治区博物馆开设特产专营店帮助销售产品。如今,桂绣产品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广西礼物”,订单源源不断。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党委书记苏兴周表示,近年来,博物馆坚持非遗与民生相结合、文化与扶贫共促进,帮助村民从本地文化资源中受益。桂绣培训不仅唤醒了村民对民族文化的记忆,更使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同时弘扬和传播了民族文化。
发挥资源优势,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6月29日,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建成开馆一周年。
该馆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锦江村的麻子畲坡。1952年初,田汉、胡绳、艾青、安娥等组成的广西省土改工作团第二团来到麻子畲,在左右江交汇处和邕江上游一带协助开展土地改革工作。第二团团部旧址占地面积约200亩,由10处20多间清末民初的建筑组成,2009年被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江南区以该团部旧址为基础,通过80余件展品、300多幅图片,回溯了广西乃至全国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历史。
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时,正值建党百年之际,很快成为广西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不少单位到这里开展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一些教学机构也纷纷到此开展研学活动。”锦江村党总支书记刘朝宁说,开馆至今,博物馆接待游客越来越多。人气旺了,产业发展起来,内生动力得到激活,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村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近年来,广西各地公共博物馆发挥资源优势,赋能乡村振兴,遍地开花,硕果喜人。广西自然博物馆推出的“自然科普助力乡村振兴”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提升乡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南宁市博物馆志愿服务小分队带着精心准备的流动展览、社教课程、互动游戏、文创产品等走进贫困山区,为留守儿童进行文物宣讲等公益文化服务;桂林博物馆推出专题讲座《城与人》、“寻找状元郎”巡展、版画制作体验活动等,强化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激发其爱家爱国情怀;梧州市博物馆开展“做好红色文章,讲好红色故事——沉浸式课堂进乡村”系列宣讲活动,助力乡村振兴……5月18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西民族博物馆承办、广西博物馆协会协办的“全区博物馆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展出了部分博物馆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展现了博物馆在推动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力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广西各博物馆不断拓展其与社区经济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相适应的社会职能,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特色优势,通过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方式,为博物馆服务乡村探索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