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油路通村入组、农家小院焕发新姿、多元产业孕育希望……春节前夕,走进全南,探访这里的新变化、新气象,聆听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故事。
固成果,促振兴。全南县干部群众“出列再入列”,一手扎扎实实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手风风火火加速度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加快建设乡村振兴先行区,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县。
筑根基
“政府申请的防贫救助补贴3.5万元,大病救助又补了1万多元。”算起帮扶账,陈纯娇眼里闪着泪花。去年初,大吉山镇乌桕坝村村民陈纯娇检查出胃癌,支付骤增,拉响因病防贫警报,驻村第一书记罗慧明召集村干部入户核实。陈纯娇一家被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动态监测,防贫保险、防贫救助等一套组合拳及时跟上,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南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创新推广巩固脱贫成果“1234”工作法,通过“一本台账”抓整改、“两张清单”定标准、“三类管理”促帮扶、“四项机制”保长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聚焦重点群体,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南建立 “三线预警、三级研判、三类帮扶”工作机制,重点强化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动态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根据脱贫质量高低,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重点盯防“红卡”497户1777人、常态关注“黄卡”1354户3991人、持续巩固“绿卡”3002户10440人,有效解决了“漏纳”“漏帮”的问题;严格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制定“一户一策”,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已消除风险365户1287人。
“每月至少一次大调度,及时研判存在的问题。”全南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李国豪说,当地“稳”“兜”“防”“扶”结合,包保、监测、暗访、督导等机制共推,做实防止返贫和帮扶工作,确保脱贫人口不掉队。同时做好产业、机制、政策等多方面衔接,重点调度行业帮扶、问题整改、防贫监测、项目推进等内容,加速度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兴产业
日前,龙源坝镇雅溪村的自然之星蔬菜基地被认证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脱贫户李福香过去在家种地,勉强解决温饱。引进自然之星后,她在基地务工,务工收入每年上万元。像李福香一样,许多村民在基地务工,学会种植技术,跟着发展有机“高山”蔬菜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全南坚持稳产、提质、补链并举,着力打造大湾区农副产品直供地。突出高山蔬菜有机化、标准化发展,培优做强自然之星、江禾田园等5家蔬菜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脱贫户)”的利益联结,“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22万吨,覆盖60%以上的村,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菜”。全县培育农村致富“领头雁”131人,家庭农场19个、农民合作社60个,带动脱贫户1769户1868人次。
向生态要效益。全南充分发挥生态和资源优势,以现代农业为突破口,布局128个产业基地,品质化发展高山蔬菜、芳香花木、林下灵芝、供港生猪等优势产业,畜禽、蜂蜜、葡萄、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日趋壮大,持续加大脱贫劳动力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实现“多元化”增收。打造富硒产业发展区5处21个基地,现代牧业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并与自然之星、金丰生态种养公司被认证为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走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的小康之路。
健全产业链条。全南建设江西供销(全南)冷链物流园,兴建田头仓储保鲜设施12个,实现乡镇全覆盖;延长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链条,重点打造金苒鸽文化产业科技园和生猪集中屠宰深加工项目,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重大突破。
强治理
在陂头镇太和村,每个月召开一次“有事好商量”村民理事会,10多位村民代表和镇村干部、专业人士等对村里发展规划、项目建设等进行表决。作为基层协商共治的一项新探索,太和村去年新建横老院大桥、蓄水池和农饮工程输水管更换等顺利推进,获评全国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
群众是乡村治理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推动者。在推进乡村有效治理方面,全南坚持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为抓手,着力创新乡村治理,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创新“赛马”机制。县级层面不定期举办流动现场会,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列入议程,通过看特色看变化,对各乡镇的工作现场“赛马”;乡镇每季度“比武”,通过到各村观摩基层党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公益性岗位等工作成效,不断筑牢乡村振兴的根基。
远处青山隐隐,近处小院精致,村道平坦宽敞,村庄干净整洁,黄埠村宛如水墨画。“庭院也成了风景,游客更多了。”黄埠村沿湖居民宿业主曹志全说,农家小庭院融进全域大花园,美丽风景正在变成“美丽经济”。
生态宜居,心之向往。全南全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统筹基础设施完善、面源污染、水土环境和小流域治理,深化城乡网格化管理和环卫保洁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常态长效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获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县,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评估位列全省第4、全市第1。高质量建设活力示范乡村,建成9个活力示范乡村、38个新农村示范点,获评全省首批“美丽宜居与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试点县。
一年来,全南大地干部群众驰而不息、接续奋进,一幅美丽的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正在徐徐铺展。(唐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