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最近有些苦恼,刚从学校毕业的她需要将生物钟调回到正常作息时间,但身体一时间却无法做到,每天晚上往往到凌晨两三点才能入睡,第二天早上起床上班时无精打采,非常影响工作效率。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像小黄这样习惯熬夜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熬夜?该如何作出调整?
问卷调查
年轻人睡眠质量堪忧 手机使用时间超出想象
7月4日,记者通过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了100位市民的熬夜情况,受访者男女比例为51∶49。100份问卷中,仅有19人表示自己每周少于4次0时仍未睡觉,熬夜人群中18~30岁的人群占比高达79%。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受访者中每天手机使用时间为1~3小时的仅有16人,4~6小时的有32人,7小时以上竟有52人。从数据上看,受访者使用手机超过每日时间六分之一的人数占比高达84%。
朱郁艳在南宁一家新媒体公司上班,早已习惯了晚睡的状态。她告诉记者,因为经常熬夜,她的睡眠质量已有明显下降,“读大学的时候可以一觉睡10个小时,现在凌晨两点才睡着,四五点就醒了。有时候感觉自己像一些老年人一样,睡眠时间极短”。
朱郁艳打开自己的手机,手机屏幕使用时间记录显示,她上周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超8小时。其中,抖音是其使用时间最多的软件,占比为48%,微信排名第二,占比为28%。她说,由于自己在新媒体公司上班,需要在抖音上寻找合适的制作题材和模板,每天花在抖音上的时间较多。
朱郁艳的手机屏幕使用时间记录日均超8小时
《中国医师协会》此前发布的《2018年中国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研究》显示,“90后”睡眠时间平均值为7.5小时,低于健康睡眠时间,六成以上觉得睡眠时间不足。其中,31.1%的人属于“晚睡晚起”作息习惯,30.9%的被访者属于“晚睡早起”,能保持“早睡早起”作息的只占17.5%。
受访者说
“报复性熬夜”已成常态 熬夜过后感到身体不适
在众多受访者中,有近一半的年轻人表示,“报复性熬夜”是他们熬夜的主要原因。“报复性熬夜”是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指白天过得不好或者过得不满足,于是便以熬夜的方式试图延长属于自己的时间,也被戏称为“修仙”。
“果馅”(网名)是典型的“修仙选手”,记者初见他时已是晚上10时以后,此时的他精神面貌并不太好,两个黑眼圈像是化了烟熏妆,眼睛里带着些许血丝。“果馅”苦恼地表示,他白天需要满足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要求,下班后还要忙兼职,一直到晚上10时以后才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我也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但是属于自己的时间真的太少了,只有通过熬夜才能让自己在短暂的时间里体验到把握自由的快乐”。
与“果馅”不同,小黄从高考结束后就经常熬夜,有时是因为和朋友出去聚会,有时是因为追看热播的电视剧。体验了多次熬夜的生活后,她将这种习惯带入了大学。在大学里,因较少受到约束,她熬夜的情况愈加严重,甚至有时候会因为与朋友打游戏而玩到通宵。
大学毕业后,小黄进入南宁·中关村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因为大学期间养成的熬夜生物钟,导致她时常出现“白天睡不够,晚上睡不着”的状态。刚开始,她还能顶着困意处理日常工作。但是很快,她逐渐发现精力跟不上自己的想法,灵感也逐渐枯竭,工作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法快速作出反应。“早知道就不熬夜了,现在生物钟调不回来,真的会对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小黄无奈地说。
为了让自己的生物钟能调节回归正常的睡眠时间,小黄也做出了许多尝试,比如购买网上很火的助眠眼罩、熏香、手握助眠神器等工具。“这些东西起到的作用很有限,感觉是被割了‘智商税’。”小黄告诉记者,在深夜睡不着时打开购物网站往往会更容易冲动下单购买东西。
欧阳不凡(化名)是今年考研大军中的一名考生。考研期间,她每天从早到晚泡在图书馆里,晚上回到宿舍仍然学习到凌晨2时许。她说,熬夜后身体会感到明显的不协调,“有时候脑海里想着要把宿舍的垃圾带走,可是转头拿一个水杯的功夫就把这件事忘掉了,而且有时候还会感觉手会不自觉的抖动”。
专家提醒
熬夜会危害身体健康 可通过食疗改善睡眠质量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壮医经典病房主任潘明甫介绍,判断睡眠不良的标准一般为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睡眠浅、多梦、总睡眠时间通常少于6小时、夜间觉醒次数大于2次,或是凌晨早醒以及第二天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潘明甫说,如今越来越多的患者出现了熬夜伤身的情况,其中以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年轻的“手机族”为主。这部分群体常见的熬夜、失眠原因为工作和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扰、社会应激或是摄入过多的咖啡、酒精等。同时,不良的睡眠习惯和睡眠环境的改变以及各类疾病也同样是导致熬夜和失眠的重要原因。
潘明甫介绍,在传统的文化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基本生活规律,晚上11时之前就应该睡觉,这时候身体内从胆开始到肝、肺、大肠等器官逐渐开始休息,过滤身体内的毒素。一旦熬夜,工作了一天的器官没能得到有效休息,超负荷运转,容易出现负担,久而久之身体代谢就会出现紊乱。
潘明甫提醒广大患者,熬夜会导致身体器官加速衰老,这种情况是不可逆的,临床表现为第二天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等可能影响白天社会生活的状况,部分严重的甚至会有焦虑、紧张、心率加快、温度增高、周围血管收缩等自主神经症状。长期熬夜容易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损害,例如感知、记忆力、判断力的下降,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躯体疾病,还有可能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有研究表明,失眠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高于正常睡眠者数倍,且睡眠不足所导致的生物学改变与老化现象非常相似,也意味着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衰老。
那么,如何改善睡眠质量?潘明甫提醒,熬夜、失眠导致睡眠质量不佳的患者可以尝试食疗法。入睡困难者,可以在睡前喝点盐开水,因为咸味能入肾,可以促进心肾相交。如果睡得浅,可喝点酸味的东西,如用山楂熬水喝,晚上就会睡得深沉。如果感到人很沉重、很累,睡不着,脉粗,这可能是湿气重,可以用茯苓煮水喝。如果多梦,患者多为肝郁,可以用桂皮熬水喝。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