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也怕烂尾房,更遑论如今“皇粮”也可能欠发少发。政策鼓励是一回事,有无余力支持是另一回事;万一再搞个类似“下乡卖房”的指标化操作,总是被薅的“羊”大概也要抗议了」
古话说,“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想要获得些什么,就得同时做好付出些什么的准备。
在楼市这个略显魔幻的时间节点,不少人已经充分领略了这句话的深意,其中就包括为很多人艳羡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们。
多地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团购商品房”
提供3-5%优惠
最近,楼市调控又多了新内容。多地发布通知,鼓励机关事业单位等进行商品房团购。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6月以来,已有太原、中山、沈阳、桐庐、铜陵、普洱、巴中、黄冈、长春等地发布了类似政策。
如长春7月8日发文称,支持机关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群体与房地产开发企业接洽,组织商品房集中批量购买活动。团购房需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低于成本价格销售。
不少城市对团购房源予以优惠。湖北黄冈对20人以上团购承诺不低于个人总房款3%的优惠,浙江桐庐县政策则指出:在备案价打折后价格基础上,对一次性购买10套及以上(纯叠排或排屋项目5套及以上)商品住宅的再下浮优惠3%;对一次性购买20套及以上的再下浮优惠5%。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城市同时明确,团购商品住房与开发企业协调达成的优惠价格,不计入商品房备案价格跌幅比例范围。也就是说,并不算违背“楼市限跌令”。
真福利还是硬摊派?
公务员也怕被“薅羊毛”
表面看,提供优惠购房的机会,商品房团购妥妥是好事一桩。能享受此福利的公务员和其他编制人员,又因为“铁饭碗”享受的待遇,收获了一波羡慕。
然而有些“当事人”却不这么乐观。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团购买房,是否会和评级变相捆绑,与考核直接挂钩?如果单位的购房数量也像“公务员进村卖房”一样有指标要求,自己有没有能力咬牙“支持”?
客观而言,近期出台商品房团购政策的城市,基本属于弱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是房地产市场下行的“重灾区”。
一方面,这些城市普遍供大于求,楼市去化周期长,房价止涨甚至下跌,房子早已不是优质的投资标的。另一方面,作为在这些城市拥有稳定较好收入的群体,很多公务员家庭的自住需要多年前便已得到满足,并无新的置业诉求。
此时如果还需响应单位“号召”,则添置新房无异于添堵。
更何况,吃“皇粮”的也怕烂尾。市场下行地区往往也是烂尾项目高发区。在如今的烂尾潮下,特别是连一贯被视为购房人保障的银行资金监管似乎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谁来确保团购项目不会存在风险?
而且,即使真的有心支持,很多公务员此刻恐怕也力有不逮。原因同样与楼市有关。
作为地方政府现金流的主要来源之一,卖地收入在今年上半年大幅缩水。根据同花顺数据,2022年上半年,土地成交金额超过百亿的城市有31个,2021年同期是70个;其中成交金额超500亿元有5个,而2021年同期这一数字是21个;超过千亿的有3个,2021年同期是7个城市。
天津、武汉、郑州、南京、重庆等17个城市的卖地收入降幅达八成左右,东北及西南部分城市土地出让金降幅更是超90%。
卖地收入减少,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特别是在今年防疫支出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有城市已经出现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人员欠薪的现象。
饭都快吃不上,哪来的余力团购买房?
提振楼市新举措
团购实际效果有待观察
今年以来,各地救市花样频出,大蒜小麦抵首付、六个公积金账户帮忙贷款等等着实吸引了眼球,但营销噱头和实际收效可否划上等号,还需进一步观察。
此番多地鼓励商品房团购,目的无非是通过优惠让利,促进市场活跃度提升,带动销量上涨。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在受访时提到,通过鼓励团购买房,可以促进商品房去化,减轻库存压力,缓解购房观望情绪。鼓励部分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展此类活动,一方面这部分群体本身具备购买实力,另外也能起到一定的带头示范作用。
但他同时也指出,开展此类团购买房活动,在购房偏好、房产选择等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分歧,给团购买房的具体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还要避免部分机构以团购之名欺瞒购房者的现象发生。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团购作用会因地而异。如果城市供大于求比较严重,市场信心依然处于相对底部的话,那么团购所起到的提振效果就会相对有限;而对于一些已经触底并开始回升的城市来说,团购所起到的作用才会更加明显。
另有业内人士则认为,团购商品房的做法并不可取,和“西瓜换房”等一样,有变相绕开“楼市限跌令”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