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选择了从医,就会一直走下去” ——记乡村医生朱全根

“爷爷,昨晚忙不忙?”每次朱爷爷当完晚班,大家见到他时都习惯这样与他打招呼。而他总是会习惯性地伸下老腰舒展一下筋骨,乐呵呵地回答:“不忙,不忙。”在这样欢声笑语的氛围中,乡村卫生院紧张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朱爷爷名叫朱全根,年近七旬,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大岗山人,当了一辈子乡村医生。虽然他一点儿也不服老,但在大岗山卫生院这支以90后和00后为主的医疗队伍中,还是格外“显眼”,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爷爷”。别看朱爷爷平时爱开玩笑,但关键时刻,他总能顾全大局,挺身而上。

2021年是大岗山卫生院最为艰难的一年。由于地处偏远、生活条件艰苦,医疗设施设备简陋,招不到留不住人才一直是卫生院所面临的困境。“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人员就紧张,又有两名医生休产假,还有一名医生考往县医院,人员严重不足,这可把院长急坏了,没有医生怎么办,卫生院咋运行?以卫生院目前的条件到哪里招人去?果不其然,院长几通电话下来,都被婉言谢绝了。

就在卫生院一筹莫展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来了,没错,正是朱爷爷打来的电话,“如果你们不嫌我年纪大,手脚笨拙,我愿意到院里帮忙”。这无疑是雪中送炭,大岗山卫生院每个人心中都涌起一股暖流。就这样,朱爷爷加入了卫生院这支年轻的队伍,一帮就是一年多。

乡村卫生院虽不如大医院繁忙,但也有自身的工作特点,乡村卫生院服务的人群大都是当地的留守老人和儿童。遇到老人行动不便,或者恶劣天气,下乡出诊便是常有的事。朱爷爷不会开车,每次下乡出诊都是骑着摩托载着小护士一起出门,次数多了,老乡们都开玩笑说:“你们爷孙俩,又要上哪家做好事呀!”

有一次,80多岁的刘婆婆做完大肠癌手术后回家休养,需要医务人员帮助换尿管和消毒伤口。年轻的值班医生经验不足,不敢单独处理,朱全根二话不说就陪同着去。可是朱爷爷忘了他自己刚从结石的疼痛中缓过神来,一夜未眠。走之前,朱爷爷还不忘到商店买上一箱牛奶,年轻医生不解地问:“爷爷您这是干啥?”朱爷爷说:“你别管,她家的情况我最清楚不过了。”到了刘婆婆家,年轻的医生惊呆了,除了门口的几只鸡,家里几乎没有值钱的东西,刘婆婆干瘦的身体无助地躺在床上,照顾她的却只有和她一样苍老的老伴和智障的儿子。因为照料不周,房间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朱爷爷毫不嫌弃地帮助刘婆婆换药、插尿管,并和她的老伴一起更换了刘婆婆的床单。临走时还特意嘱咐她的老伴要多帮她翻翻身,加强营养。刘婆婆的老伴激动地握着朱爷爷的手说:“谢谢你,朱医生,这么多年,你一直这么照顾我们,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感谢你。”朱爷爷却说:“乡里乡亲,都是应该的,再说我们医生的天职就是为老百姓解除病痛。”

除了上门出诊,公共卫生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是乡村卫生院基层工作的重点,每两个月就要轮流上们给老年人和重点人群做健康随访。由于大岗山地广人稀,每轮随访都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有时候行走十几里山路就为一两个孤寡老人。路人偶尔问朱爷爷:“爷爷,您这么大年纪还要天天下乡,会觉得委屈和辛苦吗?”朱爷爷却说:“别看我老,我身体硬朗着呢,这里的每一个人、一草一木我都有感情,都有我的牵挂,我既然选择了从医,就会一直走下去。”

倔强的朱全根,不服老的朱爷爷,总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不经意间感动并鞭策着每一位年轻医生!

一年多来,虽然朱爷爷在乡卫生院上班,可他却从没忘记村医的本分,时常惦记着村子里的村民,一有空闲,他就会去村里转转,给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送点药,量量血压。日复一日,看着朱爷爷来回穿梭的背影,大家发现不服老的朱爷爷真的老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8-16 11:10:13
下一篇 2022-08-16 16:35:0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