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日新月异,但不是每一座楼都能跟上它的脚步。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寂寥的“科源社区”,这里的苏式建筑沉闷寒酸,置身其间仿佛回到了50年代。
科源社区西临北京大学、北靠清华大学,向东则是高校林立的学院路。
1951年,北京市政府将大泥湾(黄庄)以北、成府以南的300公顷地一并划给了中国科学院,大批科研人员聚集于此,他们的居住问题也亟待解决。1954年,在中关村东区建起了一批住宅楼,其中三栋三层小楼,总共48户,因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最好,安排高级知识分子居住,而被称为“特楼”。
这三座小楼,灰砖、黑瓦、朱红色木窗格,就是现在的科源社区13、14、15号楼。其中, 14号楼最早建成,等级也最高,还铺着木地板。L型的13、15号楼如两翼般东、西而立,户型稍有改进,有了客厅和卧室之分,每户总面积比14楼略小,约100平方米。
13、15号楼呈L型结构位列两侧。
1955年11月,钱学森一家落户到14楼201室。这套五室一厅的房子当年在北京算是“豪宅”,虽然做饭还得烧煤,但有干湿分离的卫生间。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说“爸爸妈妈都很愉快,因为这里毕竟是自己的国土,自己的家”。
同年,高中生柳怀祖随父亲柳大纲(我国盐湖化学创始人)住进15楼。“那时三座楼建成不久,洋气得很。”虽然厨房卫生间灰色的水泥墙上还裸露着纵横交错的管道,但在“一穷二白”的年月里,仅浴缸就足以证明它是高档住宅了。
15号楼屋门上留下的装饰。
更洋气的,是特楼里的住户。经济学家顾准的儿女回忆,他们一家刚从上海到北京时,感觉北京比较“土”,可在中关村的“海归”科学家们面前,他们就成了“土包子”。每天傍晚,楼上某家响起叮叮咚咚的钢琴声。清晨,楼上地板嗡嗡响,大人说这是“吸尘器”的声音。还有从国外带回来的冰箱、电视机、进口自行车,这样的生活水平,比国人超前20年。
如今的14号楼前大树参天,既是交通要道,又是纳凉闲谈的好地方。
曾几何时,这里大师云集,先后入住这三座小楼的有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汪德昭、郭永怀、童第周、贝时璋、罗常培、吕叔湘、顾准等60余人。他们绝大部分为中国最早的中科院院士,也有“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863”高科技计划的倡导者,几乎每一位都是某一领域开山鼻祖。
在这么小的范围里,云集着这么多“最强大脑”,不但在世界上不多,在中国更是少有,这三座小楼也被称为“特楼”。在那个年代,每到夜晚,“特楼”前都有荷枪的解放军战士站岗,离“特楼”不远,还驻有一个装备精良的警卫班,可见它的分量有多重。
中关村科源社区13号楼。
科学家们对环境卫生和公益活动都很重视,那时,每周都有这样一个傍晚,平常“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科学家们,全家出现在楼前,不是开PARTY,而是出来打扫卫生、美化环境。经过两三年的努力,“特楼”周围的环境大为改观,13号楼前栽着一片重瓣桃花,每逢春天就争相吐艳,14号楼前是一个花坛,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楼道窗户上积攒了厚厚的尘土。
半个世纪过去了,大师们的背影早已远去,2019年6月底,“特楼”等429处建筑被公示为北京首批历史建筑。“特楼”的二代住户们一片欢腾,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主意,为“特楼”的未来出谋划策。
从楼梯的扶手就能看出它出自“那个年代”。
“特楼”履历
1951年,北京市政府将大泥湾(黄庄)以北、成府以南的300公顷地一并划给了中国科学院,以“保留相当发展用地”。
1954年,在中关村东区建起了一批住宅楼,其中三栋三层小楼,总共48户,因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最好,安排高级知识分子居住,而被称为“特楼”。就是现在的科源社区13、14、15号楼。
十年浩劫之后,中科院想把老院士搬出已经成了“大杂院”的特楼,却引起很多人“不满”,好不容易可以做学问了,谁愿意耽误时间搬家装修啊。当时特楼里流传一句话,叫做“乔迁之忧”。
90年代开始,特楼里走的走,搬的搬,50年代的老住户越来越少,居住条件也越来越落后于时代。
2009年10月29日,107岁的贝时璋在睡梦里安详辞世。去世前一天,他还在家里和六位研究人员谈创新。
2012年北京两会上,北京市科协关于 “将‘特楼’列为科学名人群体故居加以保护”的团体提案,受到广泛关注。
2019年6月底,特楼等429处建筑被公示为北京首批历史建筑。
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搬进来,科源社区仍然充满生机。
详情请点击>>特楼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