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杨桥镇依托完善的乡村建设体系,以乡村社会承载的巨量生态资源价值为主要赛道,着眼于“疫”后时代农业人口的创业和就业问题,通过上政策、配技术等方式,扶持在外务工的待业人员回乡发展,引领一批有能力、有视野、有情怀的“隐性致富带头人”走到生态农业的阳光下,助力乡村振兴。
青山横平岗,翠谷立红莲。这片160亩的莲子是杨桥镇新安村村民汤平生第一次试水生态农业的成果。2004年,意气风发的汤平生与合作伙伴一起办起了炼镍厂,但面对这个高污染行业,他内心极其忐忑,便转行与朋友合伙做起铝合金生意,随着这两年我国房地产行业下行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铝合金的单量也越来越少。面对“疫”后时代的个人困境,他想到了回乡发展。
“年初村委会开群众大会的时候,我是疑虑的,因常年在外务工,回乡发展不知能否得到村里的支持,当时就问了支部书记一些农业产业方面的问题。”汤平生回忆说,“支部书记认真给我解答,当场表示会全力协助土地流转,总之,村里十分鼓励我们这种在外闯荡的人回乡发展。”
得益于杨桥镇及时推出《杨桥镇生态农业发展规划(2022-2025)》,汤平生在杨桥镇党委政府及农业政策的支持下,顺利完成160亩土地流转。杨桥镇农业农村办为他详细分析了杨桥镇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和预防方法,并提供新安村水利设施及周边道路交通等配套材料,便于创业者产业选址。
59岁的杨桥镇村民袁任香常年在家务农,新安村生态莲子种植兴起后,她连续参与种植、收莲和剥莲工作,整个生产周期增收8000元以上。除此之外,她还参与杨桥镇新安村蜜桔种植各个环节,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可观的年收入,顾家、增收两不误。辛九女虽然已经68岁了,但身子骨还算硬朗,平常自己种了几亩地,种了些蔬菜。“我和任香一起在这里收莲子,我收的没她快,但一天也有120块钱收入,我感到很满足嘞!”辛九女乐呵呵地说道。除她们之外,长期或短期在此务工的还有13人,加上蜜桔种植基地的劳务需求,“产业兴村”的现代化兴旺之路正在新安村上演。
据汤平生计算,今年的烘干莲子售给上游厂家价格35元左右,他种的莲子非常茂盛,产量较高,每亩可产烘干莲子至少100斤,除去成本,增收非常可观。这是杨桥镇党委政府为民为企“纾难解困”、支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发展生态农业与创业者科学投产共同结出的硕果。
杨桥镇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破解农民发展诉求与农业项目落地难两者矛盾的金钥匙。近年来,该镇主动扛起乡村振兴发展重任,找准符合本镇实际、市场经济规律和生态中国发展战略的契合点,将生态农业一以贯之地做大做强。下一步,该镇将探索本地生态品牌建设,推动农业资本增密进程,让更多的资金和项目落地,带领农民将克服自身发展困境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努力在“国进民进”中走出一条迈向共同富裕的“生态杨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