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2年高考高职(专科)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文史类150分、理工类科150分。
高职(专科)批次设8个院校志愿
每校设6个专业志愿
根据《办法》,考生在获知分数、位次和各批次、各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之后,登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填报志愿。高职(专科)志愿在本科二批录取结束后填报。高职(专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办法。目前,2022年我省高招即将进入最后一个批次——高职(专科)批次的录取工作。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录取已经结束,本科二批录取工作也已经接近尾声,今年我省高职批次志愿填报的具体时间为8月5日8:00至8月7日12:00。
根据《办法》,高职(专科)设8个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G、H,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高职(专科)批次不设置“愿意录取到其他院校”的调剂表态栏,每所院校设“愿意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
未被该批次录取的考生不要错过志愿征集机会
《办法》规定,各批次招生计划未完成时,采取征集志愿的办法进行补充。每批次正式投档录取后,省教育考试院在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和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公布征集志愿信息。达到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且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征集志愿。
根据2022年陕西省高招工作日程安排,高职(专科)志愿征集时间为8月10日-8月12日。
考生根据报考科类,按照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和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公布的高校和专业名称、代号、录取批次以及高校公布的招生章程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填报志愿(征集志愿)。
考生在填报志愿(征集志愿)之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拟报考高校招生章程和我省有关招生工作规定,按照网上填报志愿的说明及相关要求,根据高校招生计划,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填报高校和专业志愿,确保志愿信息准确、有效,并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责任。
志愿确认后不可更改。逾期不予补报。
考生未填报志愿或将志愿填报在规定栏目以外而影响录取的,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
《办法》强调,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社会其他人员在高校招生的报名、考试、录取等环节出现的各种违规行为,严格按照有关法规严肃处理,依法依规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因疏于管理,造成招生违规严重的要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并追责问责。 华商报记者 彭宏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办法
高职(专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办法,正式投档前进行两次模拟投档。报考人数不足或报考满额但因高校退档而造成的计划缺额,采取征集志愿办法进行补充。
投档原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
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即分科类将所有考生按照投档分数(文化课分数加政策照顾分数)从高到低排列,投档分数相同时比较位次。按照从高到低的次序和每个考生志愿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检索,检索到的高校投档尚未满额,则档案投向该高校。如果考生所填志愿均无法投出,则该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高校投档比例内末位并列位次考生全部投档。
一次投档,即平行志愿实行一次投档。已投档考生因身体条件、所报专业录取满额又不服从专业调剂等原因,被高校退档后,只能参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录取或后续批次的录取。
高职(专科)正式投档前进行两次模拟投档
投档程序包括,模拟投档、计划调整、正式投档和征集志愿等程序。
第一次模拟投档:高校招生计划与投档数量的比例为1∶1。第二次模拟投档:高校根据第一次模拟投档生源情况,确定是否增加计划,省教育考试院根据高校拟增计划情况进行第二次模拟投档,形成各高校正式投档比例和投档人数。高校须在正式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正式投档人数与执行计划数的比例为1∶1。
模拟投档过程中,给高校提供投档比例、投档人数、最高分数、最低分数、考生所报专业和愿否服从专业调剂等信息。模拟投档比例按照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模拟投档人数按照进一法取整计算。
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最后一次模拟投档后确定的各高校在陕执行计划数进行正式投档。已经向社会公布的各高校在陕招生计划如未完成,缺额部分必须参加征集志愿录取。
在正式投档录取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公布征集志愿信息,包括:高校名称、专业名称和计划缺额数。分数线上未被录取且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均可填报征集志愿,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征集志愿录取。 华商报记者 彭宏
>>温馨提醒
谨防各类招生诈骗
考生应从正规渠道获取信息
每年高招季节,也是招生诈骗的高发季节。每年均有被媒体曝光的考生被骗事件。记者再次提醒广大家长和考生,高职批次是我省今年高招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一些因各种各样原因还未被录取的考生,切记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获得高招相关消息,同时谨防各类招生诈骗。
所有在陕招生院校信息和所有录取考生信息,均在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陕西考试招生”微信平台上可以查询,请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准确研判、仔细甄别、谨防上当受骗。学生遇到问题,也可以向当地招办或者自己的高中老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