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区5月以来,高温日数创历史同期最多,中暑患者增加;专家提醒,心血管病患者等易中暑,应注意防暑
N海都记者 周小春 通讯员 黎斌 张晓玲
热浪袭来,高温疾病骤生,医院里中暑患者开始增多。入夏以来,第 909 医院急诊科接诊了 13名重症中暑患者;漳州市第三医院急诊科接诊了 10 多名中暑患者,其中5名患者得了热射病,住进了重症病房ICU。
铁皮房里 男子昏迷鼻出血6月24日晚,龙文区一铁皮房里,50 多岁的陈某被人发现晕倒在地,鼻子出血,怎么叫也叫不醒,工友连忙拨打120急救电话。
漳州市第三医院的急诊医生蔡志忠随救护车赶到时,发现铁皮房里异常闷热,陈某何时晕倒在地,现场没人说得清楚。
初步检查,陈某头部、鼻子等身体部位没有明显外伤,神志不清的原因是什么?又为何流鼻血?陈某被马上抬上救护车,此时他身体滚烫,呼吸有呼噜声,一测体温,竟突破了水银温度计的 42℃上限,估摸蹿到了 43℃!不仅如此,车载心电监护仪显示,陈某存在严重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且血压偏低,存在休克情况,结合病史及初步查体,初步考虑陈某为热射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生死营救随即在救护车上展开,医护脱了陈某上衣散热,吸氧,补液,注射抗心律药物。到医院后,医生立即采取各种措施降体温,同时采取行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抢救措施,抢救了 20 多分 钟 ,陈 某 体 温 降 到41℃ ,随后被送入ICU进一步治疗。
经过相关检查 ,陈某确诊为热射病,并发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多脏器损害。而鼻血,疑是热损伤引起的鼻黏膜出血,也不排除昏迷倒地引起。
经过精心治疗,目前陈某度过了危险期,正在进行保肝保肾等后续治疗。
热射病 重度中暑的一种症状热射病是重度中暑的一种症状,是因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是致命性疾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里。
第 909 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吴燕生进一步解释说,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依赖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机体产热与散热的适当调节,对于年老体弱多病者和在室外工作的人,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高温会使机体产热及获热增多,引起产热与散热失衡,进而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生障碍而中暑。
重症中暑常会出现抽搐、休克、昏迷、脑水肿、肺水肿、肺衰竭、肾衰竭等,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率较高。
蔡志忠医生说,通常情况下,热射病分为劳力型和经典型。前者为高温环境下高强度工作引起;后者则不一定是高温下劳作,比如,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在老房子密闭空间里长时间呆着,这种类型常见于体质较弱的老年人。
这样预防中暑吴燕生医生说,从接诊的病例来看,患有心血管病、体质差者更容易中暑,所以这类人应尽量避免从事室外高温作业。如果不得不在高温天气室外劳作,最好穿浅色衣服,备好仁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降暑药物,随身携带含有钾、钠、镁等电解质的防暑饮料等。
若出现口渴、头痛头晕、心慌、疲乏、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时,应尽快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降温,及时饮用适量低温饮品和含盐饮料,必要时口服藿香正气水等,再视身体情况选择是否就医。
中暑急救实用帖蔡志忠医生给路人及非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急救实用帖:
1.立即脱离热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有条件的转移至有空调的地方,建议室温调至16~20℃,并尽快除去患者身上衣物。
2.快速测量体温。
3.积极有效地降温。
降温方式有多种,一般适用于院外的方式有3种蒸发降温:用凉水喷洒或向皮肤喷洒水雾,同时结合风扇散热,有条件的也可以用酒精稀释后擦拭全身;
冰敷降温:让患者头戴冰帽或用冰枕,用冰袋置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血管丰富散热快的地方;
冷水浸泡:适用于劳力型热射病,将颈部以下位置浸泡于2~20℃的冷水中。
4.气道保护,对于人事不省的患者,应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防止误吸。对于昏迷病人,禁止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