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的天气有多热,用网友的话说就是↓↓
真真真真成了「空气炸锅」!
而就在7月6日16时,
成都最高气温达到40.1℃!
网友纷纷表示:↓↓
01
热过吐鲁番,全国最热TOP3全在四川
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网显示,6日17时最高气温依旧在宜宾高县,达到40.5℃;第二仍是乐山马边,气温已升至40.3℃。
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全国2418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7月06日16时的实时气温中,四川已经成功热过吐鲁番,全国最热TOP3全在四川,依次为40.5℃宜宾高县,40.3℃乐山马边和40.3℃成都简阳。
谁能料想到,成都竟也有打败新疆吐鲁番,来到全国高温榜前三的日子。
据成都气象消息,预计未来三天晴热模式维持,最高气温依次为37、36、35℃,虽然后两天西部山区多分散阵雨,但整体依旧是持续的高温天气。
02
所以,为什么会这么热?
据中国天气消息:首先,北非-伊朗高压将会向东发展和大陆高压连成一片,在我国西部高原形成一个异常强的暖高压,6~8日给西北地区、四川盆地等地带来凶猛的高温。
未来,北非-伊朗高压和大陆高压,甚至有可能再和副热带高压连成一体,最终带来的后果就是热,大范围的高温出现!
因此,高温天气下,还是要提醒大家防晒!防暑!多喝水!远离可致死亡的「热射病」!
03
什么是中暑?什么是热射病?
二者有何区别?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姚蓉教授介绍:中暑是指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和(或)剧烈运动一定时间后,出现下列表现中至少一项且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
①头晕、头痛、反应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
②口渴、心悸、心率明显增快、血压下降、晕厥;
③恶心、呕吐、腹泻、少尿或无尿;
④大汗或无汗、面色潮红或苍白、皮肤灼热或湿冷、肌痛、抽搐;
⑤发热。
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发生率约占中暑的8.6%~18.0%,以核心温度显著升高,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以及进行性多器官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表现为意识障碍、肝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力衰竭、横纹肌溶解及癫痫发作等,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极高。
可见,中暑症状范围很广泛,包括从轻到重的一个连续过程,而热射病是重度中暑。
而高温高湿的气候因素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二者共同的诱因,导致吸热—产热—散热构成的热平衡被破坏,机体热蓄积超过体温调节代偿限度而发生疾病。
一般来讲,发生热射病之前,会先出现轻度中暑相关的一些症状表现,如果没有及时识别或采取有效措施,最终可能导致热射病的发生。
轻度中暑可能导致机体出现热痉挛、热晕厥等症状,并可继发跌伤、全身不适及原有基础疾病恶化加重。
姚蓉教授特别提醒:而热射病一旦发生,则可导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多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04
中暑和热射病的高危人群
都有哪些?
根据致热因素不同,中暑和热射病可分为“经典型(非劳力型)”和“劳力型”两种。
经典型(非劳力型)中暑或热射病中,致热因素主要来自环境的外源性热,可以在没有体力活动的情况下发生,好发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虚弱或卧床者、婴幼儿、酗酒或吸毒者、孕产妇,以及服用某些影响体温调节的药物(抗胆碱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者,这类人群往往散热能力较差,不愿或不能主动采取降温措施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由于疾病或体表面积小等因素导致机体排汗受限,从而导致在持续外源性热刺激下热蓄积超过体温调节限度。
而劳力型中暑或热射病中,致热因素主要来自机体的内源性热,即持续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后导致机体产热超过体温调节限度,有时在环境温度并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常见于高温高湿下持续运动或工作的青壮年。
05
预防中暑和热射病,应该怎样做?
姚蓉教授表示:中暑或热射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及训练因素(体力活动)均密切相关,因而预防也要从这三个方面考虑。
经典型(非劳力型)中暑或热射病的预防主要强调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在夏季要尤其关注上述高危人群,包括合理使用空调降低室内温度,适时增减衣服,注意多补充水分,避免将儿童单独留在汽车内或狭小空间内,如发生感冒、腹泻、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等。
而劳力型中暑或热射病的预防主要强调训练因素,包括热习服(也称热适应)训练,即由寒区或温区进入热区训练或作业时,或每年夏初进行高强度训练之前,注意逐渐增加环境温度和训练强度,从而能逐步适应高温环境,同时应合理安排运动或工作时间,尽可能避开极端高热天气并缩短持续热暴露时间。
同时在大强度运动或工作前应充分调整好身体状态,如发生感冒、发热、腹痛、腹泻、负荷过重、夜间睡眠不佳等情况,均不宜参加。大强度运动或工作过程中注意积极补水,出汗较多时建议每小时补含钠饮品500-1000ml,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尽早终止热暴露,采取措施降温并及时转移到通风凉爽的地方。
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哦,避免意外发生。
「本文科普医生」
本文为「四川名医」原创,欢迎转载~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