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愚 日本成城大学客座研究员
就媒体热度而言,过去的一周无疑属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8月24日,安倍刚刚超过佐藤荣作成为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8月28日安倍突然宣布因身患恶疾将辞去首相一职,从而亲手给自己的政治生涯画上了休止符。安倍的挂冠而去之所以称为突然,是因为其作为自民党总裁的任期原本要到明年9月。也就是说按照正常情况,安倍至少还能在首相的位子上再干一年。并且在新冠疫情暴发前,执政的自民党内部“继续修改对于总裁任期的限制,为安倍连任铺平道路”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然而正如疫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一样,疫情给日本社会造成的巨大冲击也改变了安倍的政治命运。无论如何,安倍终于还是离开了日本首相的位置。研判“后安倍时代”日本将何去何从,不妨从盘点这位创下在任时间纪录首相的政治遗产做起。
冷战结束后,日本政坛经历了一个“总体保守化”的过程。在这种时代大潮下安倍政权能长期执政自然也脱不开时代的烙印。可以说,安倍晋三的政治遗产都是集中在保守化的政治路线上。
“带领日本摆脱二战后国际社会所施加的限制,使得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这是安倍最重要的政治理念。由此又衍生出修改和平宪法、对俄缔结和平条约等一系列问题。另外安倍政治还有一个招牌,就是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安倍作为小泉政府官房长官的时候正是依靠其在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上的言动积累了巨大的声誉,从而为第一次拜相奠定了民意基础。然而正如安倍自己在辞职演讲中所表明的,“关于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对俄缔结和平条约以及修改宪法等事项,在事情未得到解决之前便离职,让我感到悲痛万分。”也就是说,因为安倍意外提前离职,他的几大招牌都有烂尾之虞。
但也应看到在近八年的时间里,安倍政权通过修改法律解释从而解禁集体自卫权、制定《特定秘密保护法》、乃至成立宇宙作战队,已经实打实地按照“正常国家路线图”逐步迈进。并且在安倍的推动下,自民党也为修改和平宪法做了相当的准备。即便安倍离任,这些也都是难以轻易颠覆的既成事实。并且安倍的长期执政也让日本民众看到了政权稳定带来的政策连贯性的好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在野党的进一步弱化。
安倍经济学是安倍政权的又一“门面”。2013年以来,各项经济指数显示日本经济进入了上升期。不过安倍经济学往往被认为更有利于大企业,其带来的景气难以落实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因而毁誉参半,学界对其评价尚未盖棺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受疫情影响今年第二季度日本的GDP初值环比下滑7.8%,换算成年率则为下滑27.8%,创下了一项“负面”之最。这极大地冲销了积累多年的安倍景气。并且由于安倍的潜在接班人中不乏石破茂这样的反安倍势力,因此安倍经济学能否被后任首相萧规曹随并不乐观。
从遍地交游的“地球仪外交”到球场陪笑的“高尔夫外交”,安倍在外交上的勤勉与柔软身段举世共知。维持日美紧密合作固然是安倍外交的底线,但是最大程度上地实现外交自主也是正常国家的重要指标。因此,安倍晋三在对华外交上的着力远远超出了前面几任首相。得益于此,安倍时代的中日关系逐渐走出了因民主党政权非法购岛而造成的长期低迷。邀请习近平主席在樱花盛开之季以国宾的最高规格访问日本甚至成为了安倍今年外交工作的重点,只是因为疫情阻隔这一计划才最终未能实现。历数安倍的诸多政治遗产,回暖的中日关系应该是对世界格局影响最大的一份。
创纪录的长期执政不可避免地为日本的内政、外交都渲染上了安倍的个人色彩。随着安倍的退任,这种色彩自然也会慢慢淡化。但正如高速行驶的汽车难以急速掉头,绝大多数政策都是有着惯性的。何况这次安倍辞职带来的首相更迭只是自民党内部的轮替。因此,在一段时期内,安倍政权的保守主义政治遗产还将是影响日本政局的重要因素。就中日关系而言,日本对华友好的态势也会维持下去。但由于缺少了安倍这样可以一锤定音的重量级人物压阵,围绕一些敏感议题,来自日本国内的杂音也难免会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