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最伟大的价值就在于个人的思想与尊严。帕斯卡尔曾在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中提到,人的躯体脆弱如芦苇,一滴水或是一口气都能轻而易举地摧毁我们的肉体,但是人的伟大正在于人人都是“会思考的芦苇”。
在远比我们强大的事物面前,我们仍能用思考的能力维护最后的尊严,成就铮铮傲骨。
也正因如此,无论面对怎样的苦难,我们都不能放弃思考,如此不屈的意志力下,才能最终从精神层面战胜苦难,继而负重前行,向不公的命运发出强有力的挑战。说易行难,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寥寥无几,更多的人在痛苦的折磨下变得麻木不仁,放弃挣扎。
余秀华却成为了其中的例外,她抽到了人生最差的一副牌,不仅被脑瘫的重疾纠缠一生,更是所遇非良人,在丈夫眼中的她毫无价值,甚至不如一头猪。
可她最终挣脱了命运的桎梏,奋勇向上,成为了我国独一无二的残疾诗人,证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输在起点,屡屡受挫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场竞赛,那么余秀华显然是输在起点的孩子。
她于1976年出生于湖北省的一个小村庄,婴儿呱呱坠地本应是幸福的事,但命运以独有的黑色幽默给了这个普通的农人家庭重重一击:余秀华一出生就因为倒产缺氧而成了脑瘫儿童。
这对于余秀华自己和家人都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巨大挑战,与生俱来的脑瘫意味着余秀华的成长注定要经历更多的荆棘与坎坷,她要比同龄的孩子花费更大的精力才能学会沟通和行走,且注定不能做得很顺畅。
在他人的眼光中,这样的一辈子令人绝望,无疑是混吃等死。然而再艰难还是要活下去,她就这样在家人和邻居叹惋的目光中磕磕绊绊长大。
练习最基本的行走技能就已经是一个难以翻越的障碍。父母不放心她在外面练习,余秀华只好不停在家中爬来爬去地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六岁那年,终于体会到了用自己的双腿行走的畅快。虽然仍然有些摇摇晃晃,但已经是她个人的一大突破。恰好到了入学年龄的她和其他孩子一样进入学校学习,但仍然饱受白眼与歧视。
由于四肢不协调,写作业成为了一项大工程。不服输的她常常挑灯夜战,只为完整地完成学校作业。然而勤奋的余秀华并没有得到老师的青睐。由于她的字迹歪斜难以辨认,无形中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因此常常引发老师不满的申斥。
有一次在余秀华最感兴趣的语文作业上,老师因为她的字迹而给本应是佳作的作品打了零分。这对于苦苦维持自尊的余秀华而言是一次难以承受的打击。伤心之下,她最终选择离开学校,在家看书识字。然而这样的日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余秀华年轻的心中充满苦闷与迷茫。
二、婚姻不幸,写诗自疗余秀华的父母看到她如此情状也极为担心,老实巴交的他们想不到什么更好的法子,便走上了农村父母常有的老思路,认为只要嫁人就能有人给她照顾与关怀。如此想法下,在余秀华十九岁那年,父母便急不可耐地找了一个外省的上门女婿,名为尹世平。
这个男人整整大余秀华十三岁,本应当更有担当更有阅历,成为余秀华人生路上的陪伴者,然而现实永远不如想象完美。
憧憬着美妙爱情的余秀华遭遇了人生路上第二次巨大的打击,这个男人对她没有丝毫爱意,只是嫌弃她是个累赘,不仅如此还恶习累累,抽烟酗酒样样精通,甚至做出过家暴的行径。
心灰意冷的余秀华不再奢求与丈夫间的爱情,尹世平也乐得自在,远走他乡开始了打工生涯。这一去便音讯寥寥,既不关心家中的妻子,在经济上也少有支持。
使余秀华彻底意识到这段婚姻的无价值的事件,是与丈夫间的一次争吵。
那是一次春节,尹世平难得回家,却顾不上嘘寒问暖,而是拉着余秀华去讨老板欠的八百元工钱。他恬不知耻地要求余秀华躺在老板的车前威胁,因为“你是残疾人,他不敢撞你”。
余秀华不可置信,质问他如果被撞怎么办,得到的却是一阵沉默。余秀华终于明白,在这个男人心中,自己的价值抵不过这八百块,甚至比不上一头猪。
彻底醒悟的余秀华开始尝试改变,先是踏上了打工之路,但是孱弱的身体最终难以支撑,还是不得不回家。苦闷的她开始尝试写诗疗伤,无论是幻想中的美好灵感,还是现实中难以逃避的苦难,她都写进自己的诗中,一句句灵气斐然的诗句构成了余秀华的一百多首情诗,也使她得到了大众的关注。
三、闻名诗坛,挣脱泥沼这位并没有师从何方的诗人给中国诗坛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
有人因为她“脑瘫诗人”的名号而钦佩她,但更多的人纯粹地陶醉于她诗歌的世界。但是她的诗歌呈现出矛盾的状态,虽然多些美好,却也并不避讳低俗,在《讨论爱情》一诗中,对性的讨论十分赤裸。
这也使她的诗歌引发了争议,打破了人们印象中诗歌的纯美、洁净与空灵,有人怒斥她哗众取宠。但是余秀华的每一首诗都是我手写我心,源于她的真实生活,这也是她对污秽从不避忌的缘由。
在诗中她也曾提到丈夫的暴力行径:“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如此一个孱弱的女人,在丈夫的家暴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却最终凭借最美的诗歌揭露最丑的行径,何尝不是一种尽力的呐喊与哭诉。
经历了二十年婚姻痛苦的折磨,余秀华终于有底气摆脱婚姻的束缚。写诗使她实现了经济自由,她用几十万的版税打发走了无赖丈夫,彻底结束了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所幸她的儿子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现就读于武汉大学。
如今余秀华仍然在农村生活,以写诗赡养父母,与孩子其乐融融,生活悠哉而幸福。当她跌跌撞撞地来到人世间时,没人能想象到她能为自己走出这样一条康庄大道。
人生不过百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但生命的质量与厚度却是不一样的。余秀华并不是上天的宠儿,却以有限的条件使得自己的人生无比充实,抗住了命运的数次打击,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无疑是对我们的鼓舞。
文/枕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