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里村位于分宜县钤山镇最南端,与吉安市安福县接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围绕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近年来,钤山镇按照“五有”要求切实推进乡村档案工作,以“千年古村”“进士名村”资源为突破口,精心组织、精品打造防里村史馆,实现对村级档案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党群引领聚“一”力。项目启动后,镇党委迅速行动,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领导小组,配套制订工作方案,及时研究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防里村党支部把试点工作列入村“两委”年度工作计划,并多次邀请县委办、县档案馆有关人员到场指导,有力有序推进。其中,由乡镇分管领导牵头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具体推进村史馆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高质高效解“三”题。人员、硬件设施、工作标准,一直都是困扰基层档案工作的3个“痛点”,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镇党委高效破解“三题”。一解“人手缺”。钤山镇召开班子会专题研究档案人员配备事宜,从制度上固化了农村档案员的身份和职责。在补齐人员队伍的同时,镇党政办还举办全镇档案管理培训班,对村党支部书记、档案管理负责人等54人开展了业务培训。防里村档案管理员杨乐元说:“档案工作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做起来却不容易,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深深体会到了档案工作岗位的重要责任。”二解“设施差”。为避免“建档不见档”这一现状,防里村投入近25万元,用于建设档案室和村史馆。按照“五有”标准(有档案室、有档案柜、有管理人员、有制度、有信息化设备)建设村级档案室。考虑到原公祠条件有限,无法承担村史馆的承建,经过党组织多方协调,发挥家族理事会的纽带作用,村史馆最终定址于占地253平方米百年古宅“豫生公祠”,充分彰显古色古韵。三解“标准低”。农村工作事多面广,没有标准和规范,档案工作无法做好。根据实际情况,钤山镇系统梳理各行政村的主要村务管理活动、日常工作事务,制定能够满足农村基层治理需求的村务管理档案基本目录,并把颐养之家、“拆三房建三园”等反映我市特色工作的资料和防里村厚重文化底蕴纳入,在收集清单专门增加了家谱类及其他有重要保存利用价值的实物类,体现村级特色。标准有了,经过广泛收集,村史馆建成了进士堂、非物质文化、农耕文化等9个功能展厅,陈列了匾额、牌坊、石刻、族谱等文物40余件,展示了与防里村相关风土人情的图片约60余张,该馆已逐渐成为返乡恳亲、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
服务民生显“三”好。一是理好民生难题。在试点工作中,把民生档案的齐全完整作为重点,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开展“回头看”工作,确保各类民生档案得到规范管理和便捷利用。2021年5月,防里村村民欧阳瑞华等3人因林地产权事项向村里求助,利用档案管理,村干部很快查到了当时的协议,他们的问题迎刃而解。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像欧阳瑞华一样从档案中受惠的群众不胜枚举,防里村累计接待档案查阅200余人次,出具相关证明材料13份,解决实际问题20余个。“查档案不用跑出村”,已成为村民的普遍共识。二是搞好文明建设。防里村至今还沿袭着拜堂成亲、晒家谱、舞龙灯等传统习俗,防里村史馆自2020年10月建成以来,村民自发整理关于村庄发展轨迹和历史变迁资料10余篇,捐献物件20余件,3名党员主动担任“历史讲师”,参与到历史文化的讲解中来。受此影响,村里30多名青少年主动找到村里要求了解和学习舞龙表演、古朴婚俗表演,共同感受千年来防里村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风俗面貌。“如今档案在大家眼里不再是旧物件、旧纸张,而是峥嵘岁月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防里村党支部书记欧阳七根感慨道。三是做好文化旅游。防里村现有保存完好的各朝各式古建和文物古迹20余处,300年以上古樟89棵,旅游资源丰富,但旅客普遍反映参观如走马观花,懂“景”不懂“文”。钤山镇从地域档案中挖掘“文化+旅游”潜力,一批村史馆因物件保存完整、简介通俗易懂、文化底蕴深厚,成为市民网红打卡地。受其启发,钤山镇田心村用活“红色”档案、深挖“红色”资源、汲取“红色”力量,将村史馆打造成为党员教育与党史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阵地。2021年以来,两地累计接待各级单位视察、游客参观3万余人次,用文化的形式带动旅游,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