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澜之家发布2020年度财报和今年一季报。这让大众期待已久,毕竟这是去年32岁的周立宸正式就职公司董事长后的首份成绩单。
受疫情影响,海澜之家在2020年出现营收负增长,收入下滑18.26%至179.59亿元。
但从季度环比变动看,近5个季度的营收和净利变动显示持续改善的势头。其中,第四季度营收体量已超过60亿元,今年一季度的净利增幅也达到三位数。
不得不说,这还算是一份合格的成绩单,周立宸还真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气质。
也不得不佩服,周建平一家,周建平敢想敢做,儿子有才敢创新,女儿思想独立。这一家子,都是人才。
2014年,海澜之家正式上市,一下子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服装企业,周建平以269亿的身价闯入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23位,成为江苏首富。
同年,周建平女儿周晏齐以130亿资产上榜《胡润女富豪榜》,妥妥的江苏女首富。
儿子周立宸也不输于父亲姐姐,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上海挚信公司学习,两年后回到海澜集团,改变海澜之家品牌调性,全力推动海澜之家上市。
从周建平到周晏齐、周立宸,每个人的成功都有迹可循。
老话说,富不过三代,看来,周建平一家子将要打破这个魔咒。
因为从他们身上,我寻到了一些“延富”的小秘诀。
抓住拐点,翻身跳跃
可以说,每个成功的公司在成立时,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失败,或者说,都经历过至暗时刻。
阿里巴巴在成为互联网大户之前,被拒37次,好不容易得到了赞助,又经历了互联网泡沫、非典,初期的阿里巴巴举步维艰。
在1991年,华为公司只是一间杂货间,既是生产车间、库房,又是厨房和卧室。十几张床挨着墙边排开,床不够,用泡沫板上加床垫代替。
打开了男人衣柜的海澜之家亦是如此。
当任正非在深圳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时,远在江苏江阴的周建平正对着奄奄一息的毛纺厂叹气。
这是他承包毛纺厂的第三年,三年前对工人的豪言壮语犹如昨日刚发生的一样,还清晰地在周建平耳边响起。
房东催房租,工人催工资,所有的声音裹挟着巨大的力量,往他身旁一丢,炸断了他的退路。
他以为他走到尽头了,可没想到,一拐弯,又是柳暗花明。
当所有人都埋头于那一单单毛纺订单时,“西装热”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意识到粗纺时代结束,精纺世界已经被撬开了一个小角。
于是,周建平立即决定将毛纺厂改为第三精纺厂,专注于精纺业务。当所有人都在抢“粗纺”这块蛋糕时,周建平已经嗅到“精纺”这块新蛋糕的味道,并迅速霸占了它。
三年后,精纺厂年收入高达1亿,一下子跻身国内毛纺业的后起之秀。这就是海澜之家的前身。
在数学世界里,有一种曲线,用来解释周建平撬动精纺市场,推动海澜之家“出生”特别合适,叫“耐克曲线-✔”。
耐克曲线勾勒出三个关键拐点:0-0.1,0.1-1,1-100,其中最重要的就是0-0.1,一旦突破0.1,就可能迅速增长,而有了0.1-1这一阶段的预热之后,从1冲到100是指日可待的事。
周建平正是抓住了这一重要拐点,将业务引向新的领域,从而实现跳跃。
而如今海澜之家为什么不只是“男人的衣柜”,这也是由于周立宸把握住了曲线里最重要的拐点。
起先海澜之家主打男装,市场受限,男装市场逐渐饱和。
2018年开始,周立宸全力打造家居品牌海澜优选、童装品牌男生女生,开始进军女装、童装市场,在男人的衣柜里又塞进了女人的衣服、孩子的衣服。
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逐渐变成“全家的衣柜”。因而,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OVV、海澜优选依然实现同比增长100%、70%。
周建平父子俩对拐点有着自己独特的敏感度,姐姐周晏齐在教育孩子上也有把握拐点的能力。
小时候大儿子内向,不敢上台讲话,周晏齐没有像其他妈妈一样,逼迫他硬着头皮上,而是跟他说,“不上台我们就不上,没什么”。
别家的孩子上台表演,获奖,常常到周晏齐家炫耀,而大儿子一如既往,遇到需要上台的活动,就跑回家,周晏齐都没有说什么。
直到有一天,大儿子喜欢的画家来学校开了一场讲座,下课后大儿子特别高兴地跑回家,与周晏齐分享。
周晏齐顺水推舟,假装不经意地说:
哦,那个画家啊,他以前上台讲话都不利索,经常被人笑,现在怎么那么会讲了?
结果在无人强迫的情况下,12岁的儿子主动报名了演讲比赛。
儿子有这样的大转变,全因周晏齐抓住了儿子惧怕上台的拐点,用力推了一把。
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拐点。
有时候,成功与否,全看如何抓住拐点,实现“质的飞跃”,周建平一家子正是抓住了拐点,在新地基上建立了海澜之家,将海澜之家推向更大的市场。
适应资源短缺,宁缺毋滥
成为一个管理者很容易,但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很难。不可否认,周家不仅培养首富,还生产优秀管理者。
在职场上招人是常有的事,有些公司一年365天都在招人,而有的公司明明很缺人,招人却特别“佛”。
周家三人在这方面莫名地一致,他们宁愿缺人,也不想招“没用的人”。
周建平刚创业时,毛纺厂上上下下加上他自己,只有19个人。创业型公司初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钱少事多。第三毛纺厂也是。
只有一条生产线,18个工人既要待在生产线上,还要包装打包。
曾经为了完成一笔大订单,几个人轮轴转,连续通宵两个月。
周建平除了联系业务,有时也得下生产线帮忙:
一天有24个小时,而我有48个小时,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初期毛纺厂入不敷出,招不到人,工人辞职的辞职,抱怨的抱怨:哪有“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
为了安抚工人,周建平对他们说:“我不招闲人,招人招得越多,你们被取代的可能性就越大,你们还想要吗?”
工人们听完,都不敢吭声,只能继续干活。
即使人手少,周建平依然将濒临破产的第三毛纺厂扭亏为盈,三年后,年收入达到1亿。
当年那几个工人,如今都是海澜之家的高管,每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独立处理一些棘手的事儿。
周晏齐姐弟似乎也继承了父亲这一思想,在招人上,也是宁缺毋滥,追求最优的方案。
有段时间,周晏齐的助理突然离职,底下的员工张罗着帮她再找一个,周晏齐连忙叫停:
招人我自己来,你们忙你们的。
结果一个助理,周晏齐一年都没有寻到合适的人选,但这一年里,周晏齐的工作依然稳步进行。
底下员工觉得周晏齐招个助理,比找老公还挑,可周晏齐觉得正常,“一个人好,能造天,不好,能翻天”。
无独有偶,2012年弟弟周立宸进入海澜集团,打算组建一个广告品牌团队。然而,到2014年海澜之家上市,这个团队只有7个人。
但他们依然将“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这句广告打进了服装市场,经过两年的广告品牌设计,2014年海澜之家上市,一下子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服装企业。
在其中,为了应付人手不足,周立宸采用“二小组制”,就是团队内分小组,每小组两个人,三个小组共同解决一个问题,选出最优方案。
在他们看来,缺人不可怕,重要的是用人。只要公司还在发展,永远都会缺人手,因为公司随时会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发展方向,缺人是正常的现象。
但招人需要时间周期,公司想要招好人才,人才也需要考虑公司的经营风险等方面,才敢前来应聘。
因此,为了保证公司的运作,安稳地度过这段周期,是每个公司需要克服的问题。
这一点,周家做得很好,如果缺人才,那就自己打造人才,培养团队员工的能力,塑造全才,随时准备应付“缺人”情况的出现。
他们永远戴着脚镣做事,既管理人,也培养人。
培养立体化认知
知乎上曾讨论过一个问题:什么人最蠢?
高赞回答:
喜欢用好坏去定义一件事的人。
当我们接收到一个新信息时,我们倾向于用原有的认知思维去解读它,由此判定它是好是坏;我们认识一个人,我们喜欢用自己认为的好人与他进行对比,由此判断他是不是好人。
然而,我们所面对的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就是说,我们很难用绝对的标准去定义一件事。
我们要接受:好坏是可以同时存在,稳定也会爆发危机。
当所有人觉得老一辈的粗纺才是天时,周建平早就看到了它的缺点:它无法满足人们对精致生活的追求,于是转战精纺领域,并成功地赚到了一笔。
同行看到精纺行情好,便一股脑地挤进精纺市场,这时,周建平头一转,又进军服装市场。
他觉得,只卖布料,市场局限大,自己没什么优势,打造自己独有的品牌,才能在市场里站稳脚跟,海澜之家应运而生。
周建平从不用单一的标准去看待市场好坏,也不会被和谐的表象蒙蔽眼睛,时刻观察变化,争取在“裂变”之前,转战新领域,建立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刚开始,海澜之家只在央视投放广告,收益不错,可在周立宸担任总裁之后,提出在综艺节目里投放广告,减少央视广告的投放量。
这遭到了公司元老的反对。
他们不明白,央视收视率几乎垄断,广告收益那么好,为什么要进军陌生的领域,抛弃好平台,试水新平台,这是傻子吧?
但周立宸坚持,在各大综艺节目投放海澜之家广告,赞助电视剧演员服装。
结果到后期,综艺节目引入流量明星,走进粉丝群体,逐渐瓜分市场,海澜之家的收入得此翻了一番。
周晏齐在接受《美好家园》采访时,提到自己工作有个习惯,喜欢给每个项目设置起码十个备选方案,防止项目进展到一半,突然掉链子。
因此,从周建平到周立宸,再到周晏齐,当危机来临时,他们总能淡定及时地解决。
他们能够接受事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不会试图用简单的判断去下定义,更不会和谐化矛盾存在的可能性。
在他们的眼里,世界是个立体的水晶球,里面既可能住着向善的王子,也有丑恶的魔鬼。
拼爹妈式教育
如今有些家长对于孩子,处于半放养状态。孩子教育问题,老是两个人吵架的导火线。
我在外赚钱养家,回来还要辅导孩子学习,这合理吗?
凭什么我既生孩子,又养孩子?
这种对话时常出现,他不管,她不理,把孩子往辅导班、托管机构一塞,完事儿。
可周建平从来没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周晏齐说过,小时候周建平常带她去厂里,看他工作。
周立宸贪玩,周建平即使再忙,也会按时回家抓他学习。
没收玩具、制定计划、喂吃饭、旅游,周建平一样都没少,参与了孩子的成长。
在记者会上,被问到儿子女儿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周建平一一回答。
周立宸回忆,自己第一件职业装是爸爸送的,他当时没想到,爸爸竟然记得他的尺码。
周晏齐对待自己的三个孩子,颇有周建平的架势。
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带着他们一起去酒店做临时工,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零花钱。
为了教导孩子省钱,周晏齐常常带着他们逛玩具店。
孩子遇到想买的,周晏齐就提醒他们,可以用自己的钱买,可是钱用完了,就没有了。
要想想最想要什么,再拿钱去买,才值得。
慢慢地,孩子也不会乱花钱,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存钱罐,里面分了投资的钱财、消费的钱财。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周晏齐亲力亲为,带着他们一起画画,规定太阳落山才可以停笔。
而除了照顾孩子,周晏齐平时也得工作,出差。
可以说,周晏齐从未缺席过孩子们的每一次成长。
有人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于是辅导班、奥数班、兴趣班一个没少。
可事实上,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什么命,孩子就什么命。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平白无故的幸运,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有备而来的努力。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可能只靠自己单打独斗,不可能只靠盲目地砸钱,还得靠父母的陪伴。
孩子的优秀源自他的家庭,来自他的父母。
当父母花心思在孩子身上,世界也会费尽心思与你共同打造一个优秀的孩子。
2014年海澜之家上市时,周建平自信地说:
想告诉全世界,我们不只是卖衣服赚钱,更想成为一个国家服装文化的符号。
如今想来,这股自信全来自于周氏家族的底气,前浪努力,后浪给力,整个家族都往同个方向使劲前进。
依这个情势,未来的海澜之家可能真的能实现当初取名的初衷:
以海阔天空之博大,创波澜壮美之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