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健康码一般分为绿码、黄码和红码。红码是防疫风险等级最高的信号,赋红码意味着出行受限,需要集中隔离。各地一般是如何赋红码的呢?谁拥有赋红码的权限?
据了解,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2021年1月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暂行办法》(下简称暂行办法)。该办法曾明确要求,各地要严格健康码功能定位,不得扩大应用范围,切实防止“码上加码”。
在上述文件下发后,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份也发布了通知,落实文件要求。
乘客在上海延安东路外滩站扫“场所码”。凭“绿码”出行,是目前防疫的重要举措。 新华社发
黄码红码意味着出行受限,甚至要集中隔离
根据暂行办法,红码表示处于高风险状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赋红码: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隔离未满14天的人员,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
黄码则表示处于中风险状态,出现以下情况可以赋黄码:自述有发热、气促、呼吸道症状的人员,确诊病例治愈出院14天内、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14天内、疑似病例排除后14天内的人员以及本省防疫信息重点人员数据库中未做健康检测的人员。
按湖北等多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相关规定,持黄码人员不予放行、居家隔离,持红码人员由所在地统一收治、集中隔离。
国务院要求:健康码不得扩大应用范围
暂行办法首先明确:境内人员凭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码“无异常”信息或各地健康码绿码就可以在交通卡口、居住小区、车站、机场、港口客运站、轮渡和开放运营的码头、医院、公园等地通行,无需申领和出示到访地健康码。
值得注意的是,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明确:各地要严格健康码功能定位,不得扩大应用范围,切实防止“码上加码”。
同时,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也明确,加强个人隐私保护,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暂行办法第二十九条还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违规违法收集、利用、公开个人信息的行为,可以及时向网信、公安部门举报。有关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相关规定,及时处置违规违法行为,涉及犯罪的公安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
采写:南都记者 吴斌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