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居然发生了一起健康码肆意操纵变红的离奇事件。
6月14日,“河南村镇银行部分储户健康码变红”一事引发全网热议。此前,网传信息显示,前往郑州沟通“村镇银行取款难”的部分储户,无论是从低风险地区入豫,还是正在坐高铁,甚至足不出户者,手机上的健康码都突然神奇地变成了红码。
然而仔细对照河南省的赋码规则,这些人都达不到赋红码的条件。为什么“人在家中坐,红码天上来”?一个共同的操作使他们陷入今天的困境,即扫一下郑州车站的场所码,哪怕不去河南,健康码也会变红。
今日,郑州市相关部门回应此事,与此同时,河南省一体化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宣布“升级版”河南健康码在全省上线,不管居民在河南省内哪个城市,只需扫码一次,就可在全省统一的界面上,查询到自己的健康码状态、核酸检测信息、疫苗接种信息及关联行程卡等信息。
伴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藏在河南健康码背后的“操盘手”被一并扒出。
事件:
部分储户被强行赋红码
第一批报道此事的包括自媒体“星球商业评论”,文章称,郑州直接给村镇银行储户赋红码,阻止他们出行,其中一位一直在深圳的储户,从未出过深圳,也被赋了红码。
由于事情有些离谱,很多网友一开始是持怀疑态度,直到今日一早,媒体的报道证实了一些内容。
第一财经报道称,石家庄人邓先生近14天从未到过河南,却被赋上了红码,理由是河南省将他的健康风险等级定位高。
很快,邓先生发现遭遇此类诡异事件的不止他一人。在他所在的储户们自发组建的村镇银行储户沟通群中,先后有来自北京、成都、苏州、湖南娄底、山东聊城等全国多地的数百名群友都表示自己的健康码变红。追根溯源,他们发现,他们都曾在群中扫过一张郑州车站的健康申报码。
如果说自己确实有传染新冠的风险,那么当地完全有理由把自己带去隔离,然而邓先生却表示,虽然他的健康码是红色的,但石家庄并未对其采取任何隔离措施。
南方都市报的一篇报道,揭示了更多储户的经历。一位名叫小琴的储户向记者表示,她于昨日清晨刚刚抵达郑州,起初她的豫康码一直保持“绿码”状态,结果在上午10点左右,她在接到一通来自郑州派出所的电话确认她抵达当地后,她的豫康码随即翻红。
值得一提的是,小琴虽变为红码,但多位与其同行的非储户人员则一直为绿码。
事情曝光后,微博上出现了#河南红码#、#河南村镇银行储户被强行赋红码##胡锡进称健康码只用于纯粹的防疫目的#等相关话题,截至下午3时,话题#河南村镇银行储户被强行赋红码#共计4265.8万阅读,讨论2.8万次,发布媒体达30家;话题#河南红码#的热度更高,总阅读量为7286万次,讨论9.9万次;话题#胡锡进称健康码只用于纯粹的防疫目的#总阅读次数突破7800万,讨论1.1万次,登上微博热搜。
胡锡进发表的看法如下:
“作为一名老媒体人,我想提醒,各地的健康码只应用于纯粹的防疫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被地方政府用于与防疫无关的其他社会治理目标,这一规则各地务需坚守。如果有哪个地方为了其他目的通过调控健康码阻止特定人员流动,这显然违反相关防疫法规,也会损害健康码的威信,损害公众对防疫的支持。这对我们的整体社会治理是得不偿失的。”
一位网友评论称,“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绝对是最近听到最离谱的事情,没有之一。”
2 进展:
从“离豫可转绿”到“正调查核实”
为什么人在外地却被河南赋“红码”?
“红码”是否针对储户?
如果不是针对储户,那么赴郑州同行的非储户为何是“绿码”?
……
对于该事件,储户和网友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等待相关部门的回答。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6月14日上午,郑州市12320卫生健康热线在回应一位储户的转码请求时表示,“像您这个村镇银行的问题,我们这边已经接到了很多市民的电话,我们这边是没办法解决的,我们不太清楚是哪个部门进行的赋码,如果有问题可以直接到国务院平台投诉。”
此外,南都记者获取的一份录音显示,一位储户反复询问工作人员自己为“红码”次日能否离开郑州,工作人员称,“应该没啥问题,你们不用管。”储户接着询问,上车以后能否变为绿码?“应该是没啥问题,我接到的通知应该是没啥问题。”工作人员说,“你看今天走了这么多都没啥问题。”
另据天目新闻报道,郑州市12345工作人员在今天已接到多个来电反映未出行或者无缘由被河南省赋红码的情况。
该工作人员称,有没有针对储户的具体情况不了解,但经过查证是因为大数据信息库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已将情况上报政府,正在积极改进中,“建议进行后续的关注”。
此外,12345工作人员介绍,“河南省赋红码的情况,是省级单位进行处理的。建议可以尝试向社区咨询,但据其接到的通知是目前社区也无法处理。如果是郑州市的红码,我们可以进行受理。”
6月14日中午,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河南村镇银行储户告诉记者,他们的健康码,突然又转为绿色了。一段记者获得的录音显示,当地派出所曾对一位储户表示,他们接到了相关通知,只要这名储户返程,健康码就应该可以由红变绿。
截至发稿,河南省卫健委称:接到外地来豫储户被赋红码的投诉,正调查核实。
起底:
河南健康码幕后“操盘手”
不知道是不是纯属巧合,在河南红码事件尚存争议之际,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今日转载了一篇来自于河南日报的报道,该报道被刊登在要闻位置,标题为《河南健康码一码通行全省》。
文章介绍,6月13日,“升级版”河南健康码已在全省上线。不管居民在河南省内哪个城市,只需扫码一次,就可在全省统一的界面上,查询到自己的健康码状态、核酸检测信息、疫苗接种信息及关联行程卡等信息,真正实现全省各市县区疫情防控相关数据的互联互通。
文章称,该系统是在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指导下,由正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建设而成。
企查查APP显示,正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李香林,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公司股东包括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豫信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0%、30%、21%、19%。
公开资料显示,河南健康码app名叫“郑好办”,其幕后“操盘手”为数字郑州科技有限公司。企查查APP显示,数字郑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9月10日,实际控制人为郑州市财政局,总持股比例为60%,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持有剩下的40%。
2021年12月1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其进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检查,结果为不合格,发现问题已责令数字郑州科技公司改正。
律师:
此事涉及多重违法,属于权力滥用
知名刑辩律师“邓学平”在其个人微博上表示,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未取得公民同意的情形下收集个人信息应当受到严格限制。
收集个人信息的目的应当是防控疫情,收集范围应当坚持最小够用原则,收集对象限于确诊者、疑似者、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不得针对其他无关的人群。郑州直接给河南村镇银行储户赋红码,前提是有关部门获取了村镇银行储户的个人信息。这个数据收集的过程是违法的。
健康码是紧急状态下的政府特殊监管措施,其正当性建立在新冠疫情超强传播性和致命性的基础上。
郑州直接给河南村镇银行储户赋红码,阻止他们出行,目的不是为了防疫,对象不是针对确诊者、疑似者、密切接触者,毫无疑问属于权力滥用,性质极为恶劣。
回顾:
河南村镇银行暴雷,涉案转移资金397亿
有关村镇银行取款难的问题,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从今年4月18日开始,有3000多名储户在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的存款,突然无法取现,甚至连银行账户和余额都不能查询。
其中涉事的村镇银行共4家在河南省,分别是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1家为安徽省的安徽固镇新淮河村镇银行。
得知这一情况后,彻夜难眠的储户们连忙赶往出事银行,但这时他们才发现,自己不但取不出来一分钱,甚至还被银行们不约而同地以“系统升级”为由关闭了线上和手机银行服务。
随着媒体的介入,舆论一片哗然,更多坏消息迅速传出。涉事的4家河南村镇银行,由同一家大股东许昌农商行参股,许昌农商行早在今年3月爆雷,副行长孙振甫被悬赏通缉,至今仍不知是否落网。
网易清流工作室调查发现,许昌市财政局下属单位,曾对外宣称持有许昌农商行9.9%的股权、位列第一大股东,且将其并入合并报表。但无论是许昌农商行的工商信息,还是许昌市财政局下属单位的对外投资,并没有双方存在股权关系的迹象。
往下深究,一家名叫“河南新财富集团”的公司走进大众视野。许昌农商行的部分股权,很可能就是由这家公司实际控制。
然而,更超乎想象的是,这家以实控人吕奕为代表的河南新财富集团,旗下不止涉事的4家河南银行,还持有洛阳银行、河北银行等地区大行的股权,参股至少6家农商行及村镇银行,累计数量可能达到了13家。
通过银行和关联公司的交易,河南新财富集团可能借道广州农商行(01551.HK)及渤海信托,转移巨额资金。
目前,根据监管的披露,4家村镇银行的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通过内外勾结、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吸收公众资金,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据媒体报道,涉案转移资金达39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