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里存款高达8位数,为取款费尽心机却到不了郑州4月18日,河南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等多家村镇银行发布通告称:因银行系统升级,网上手机银行不能使用。
众多储户发现,自己在这些银行里的存款无法取出。
储户王女士在河南的几家村镇银行存有8位数的存款。
发现存款无法通过手机银行取出后,王女士曾于5月份赶到河南,试图通过线下形式将存款取出来,但在银行门口,她便被带走隔离了5天,之后被劝返。
有了5月份去河南取款被隔离、劝返的前车之鉴,王女士决定自己开车前往河南。
6月12日,王女士与同伴一行17人,开三辆车,从浙江义乌出发前往河南郑州。
辛辛苦苦跑了1000多公里路,经过了十多个小时的颠簸,原本以为这样就能到达郑州,将自己的存款取出来了,但他们的车刚下高速,便被拦了下来。
经过扫码,王女士一行17人中,有几个人的健康码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红码。
奇葩的是,同一人有两个手机号的,用在河南村镇银行登记过的手机号扫码为红码,用未登记过的手机号扫码则为绿码。
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健康码为红码的,要么返回,要么就地隔离14天。
没办法,王女士与同伴只能原途返回,然后尝试从国道进入郑州,结果再次被拦下,并且被拉进一家酒店隔离。
6月14日下午,经过一而再再而三地解释、说明和强烈要求,王女士一行17人的健康码才变成了绿码,随后,被劝返。
就这样,王女士一行17人,在路上折腾了两天,别说到银行取款,他们连郑州都没能进去。
银行卡里有余额,绿码就会变红色;想要取款先隔离,风马牛也能相及。卫健系统和金融系统是两个完全没有瓜葛的风马牛不相及的系统,无论在业务上还是管理上,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在河南,不仅银行用卫健系统专用的“健康码”化解危机,而且,房地产也能和“健康码”挂上钩。
河南某些村镇银行因为资金出现了问题,以“系统升级”为由,搞定了手机银行,使储户在线上无法办理取款业务。储户在网上银行取不了款,当然会去银行柜台办理取款业务。所以,在得知部分储户将于13号到郑州办理取款业务之后,村镇银行不是积极地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而是穷尽一切手段阻止储户去银行。
于是,卡上有余额,有意向去银行柜台取款的储户,被暗中精准操控“健康码”,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入境人员”,“健康码”变成了红色。在当前疫情防控措施下,手持红色“健康码”的储户们“寸步难行”!
村镇银行通过操控健康码,限制了储户的行动自由,使银行卡里有余额的储户到不了河南。而那些到了河南的,因为“健康码”转红,不是被劝返,就是被隔离或者被控制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储户去不了银行,当然办理不了取款业务,不得不说村镇银行这招很“高明”,轻松化解了自己的危机。
村镇银行敢这么做,其他行业也有样学样,依葫芦画瓢。
郑州有名的烂尾楼中原大观二期,因资金断链,项目无法继续下去,不能按照约定在7月份交房。业主因此要去上访,要去相关部门讨说法。
中原大观项目开发商当然不想出现这种难以把控的局面,而化解这种危机的办法只有两种,一是解决资金问题,将烂尾项目继续下去;一是阻止业主们去上访讨说法。很显然,解决资金问题难度非常大,而且周期长,远水解不了近渴,而幕后操控“健康码”,限制业主的行动自由,既可以有效阻止业主去上访,而且这办法还很隐秘,一般情况下,业主还发现不了。于是,业主们的“健康码”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红色,上访只能被迫终止。
健康码被滥用,后果远不止侵犯公民隐私权这么简单继唐山打人事件之后,河南“健康码变红”事件又一次引发民众的普遍关注,而且该事件的被关注度比唐山打人事件更高。
唐山打人事件,涉及的是人身安全与社会稳定,有一定的局限性,毕竟,每个地方的法治环境不一样,毕竟,中国只有一个唐山。
相对唐山的打人事件而言,河南的“健康码变红”事件,其性质要恶劣得多,因为后者是用疫情防控之法器,公然侵犯公民的隐私权,肆意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这种以公权力为主体的违法行为,一旦形成气候,其后果是N个唐山打人事件都不能企及的。
“健康码”本来就是一种以牺牲公民隐私权为代价不得已而为之的疫情防控办法,为了疫情防控,为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健康码”的形式来区分风险,使疫情防控措施能够有的放矢,这无可厚非,广大人民群众也都能理解,都能积极配合。但将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用于化解某个行业的风险,牟取私利,这不仅是在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而且是在滥用公权力、肆意践踏公信力!
“健康码”是全国通用的一种疫情防控措施,“健康码”为疫情而生,只能为疫情所用。因此,在“健康码”的使用上,国家卫健委有着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规定。河南开先河将“健康码”变成一种化解某些行业危机的工具,肆意侵犯公民的隐私权,随意限制公民的行动自由,这完全违背了“健康码”的初衷。这种行为往轻里说是在滥用公权力,往重里说,这是在犯罪!
红码不可怕,可怕的是健康码随意变红!希望河南“红码事件”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