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2900个储户,而是40多万个”,“不只是线上无法取款,线下也取不了”,发生在河南、安徽两地的6家村镇银行无法取款的事件,2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调查结果,但事件却越来越魔幻。
这几日,出事的几家银行储户被精准“赋红码”,再次将无法取款的事件推上了风口浪尖。此前,媒体报道涉及2900储户,共计12亿元。但由于线下也无法取款,那就等于是银行基本停办了取款业务。按照媒体的最新报道,这次涉及的储户多达40万,资金更是近400亿元,可以说是非常庞大。
最关键的是这400亿中,有300亿都是通过线上存入,也就是说很多都是外地的储户,有来自北京、浙江、广东、四川等全国各地的储户。
很多人可能要问,为什么外地人要跑到河南的一个村镇银行去存钱?实际上,他们很多都没有去过银行的网点,估计连银行的具体地址都不知道,因为他们都是通过互联网渠道将钱存入进去。
投资有风险,钱存银行总是安全的,基于对银行的信任,不管规模大小,钱放进去就安心。当然,至于跑到异地存入村镇银行,完全也是因为存款利率高。
一位来自浙江温州的商人,靠着自己打拼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分别在其中三家村镇银行存入了1300多万,合计近4000万,利率9点多。如此一算,一年的利息回报就有360万,这比买股票等投资产品的收益稳定多了。
在全国主要银行存款利率不超过4%的大背景下,村镇银行却给出了9%的利率,确实非常吸引人。当然,这也反映出村镇银行生存的困境。
村镇银行是指在农村地区设立,服务于农村、农民、农业的银行金融机构。以其中的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为例,禹州是河南一个县级市,属于许昌市管辖,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成立于2011年,有神垕支行、顺店支行、范坡支行等11个网点,基本都设在各个乡镇上。
如今,在一般的乡镇上,都会有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信用社,农商行等银行来竞争,所以村镇银行的竞争力其实很弱。光靠乡镇上的农民存款,根本就没多少钱。为了生存,很多村镇银行只能通过高利率来吸引外地储户,也就是异地存款。异地存款实际上已经被央行叫停,但不少小银行仍然在违规运营。
这次出事的6家村镇银行分别为许昌市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商丘市柘城黄淮村镇银行、驻马店市上蔡惠民村镇银行、安徽蚌埠市固镇新淮河村镇银行、安徽黄山市黟县新淮河村镇银行、开封市新东方村镇银行。值得注意的是前5家的大股东都是许昌农商行。
到底谁该对此次事件负责?作为大股东的许昌农商行表示5家村镇银行是独立法人机构且独立运营,不实际控制其经营管理。这个表态颇有甩锅的意思,有业内专家说许昌农商行对监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实际上,许昌农商行自己内部就很乱,背后隐秘股东很多,还有多位成为了失信被执行人。因此,事件的来龙去脉,钱到底去哪里了,还是要等调查结果。
把钱存入村镇银行的基本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靠着辛勤劳动,赚下了这么点血汗钱,如今却取不出来了。2个月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近40万储户非常着急,他们的钱还能回来吗?
从官方的通报中知道是因为村镇银行的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通过内外勾结,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所以,这些存款还要定性,如果是合法的那应该是能要回来的,如果被定性为非法资金,那就很难说。但普通储户哪里能够辨别,所以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毕竟涉及的资金非常庞大。
按照《存款保险条例》,如果银行出现倒闭或者破产,50万以内的存款“100%赔付”,很多人就是看到了这条,所以在每家银行存款不超过50万。但现在6家村镇银行并没有出现倒闭,所以最终能不能赔偿也不清楚。
银行出现倒闭的情况已经有先例,前两年的包商银行就因为资不抵债,最终被裁定破产。不过有新的银行接管了,储户的存款也没有损失。但是,有三种情况银行是一分不赔的。首先,是储户的存款已经丢失。其次,是储户的存款变成了理财产品。最后,是用于投资理财产品的钱出现亏损。
这次事件反映出村镇银行管理混乱的问题,对于储户来说是一次警醒,以后存款还是尽量选择更具有实力和信用的大中型银行,才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