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个阶段的斗争博弈,拜登的对华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在美方宣称未来十年是美中竞争的“决定性十年”的背景之下,布林肯的首份涉华政策演讲具有指向性的意义。总体来看,有这么几个值得关注的内容:
其一,将中国定位为对国际秩序“最严重的长期挑战”,并声称要确保中国遵守“国际规则”。这个国际规则是什么呢?从布林肯的描述中,包括西方定义的“普世价值观”,以及美国主宰下的霸权秩序和西方制定的政治经济和安全规则。当然,布林肯做了一些包装,甚至上升到了所谓“捍卫人类的尊严和权力”的高度。
从这里可以发现,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目标就是要规制中国按照美国设定的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走,包括打压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得推动两岸走向统一,不得在印太地区拥有美国所不能接受的影响力,等等,所以,布林肯所谓“不是要阻止中国发展”,其实是一句空话。声称无意对华发动“新冷战”,也不代表他不会运用冷战的手法来打压和遏制中国。
其二,首次阐述了对华政策的三大支柱。一是投资,主要是投资美国国力的基石:国内民主、创新和竞争力等,做好美国自身的实力,二是结盟,就是强化“盟友”和伙伴关系,三是竞争,就是运用实力和联盟这两项资源、两大基石对华开展长期竞争,包括提出要将“全球对乌克兰战争的响应”可作为“应对中国的模板”。
从以上三大支柱可以看出,美国在开展对华竞争时,是不甘心丧失实力地位的,上次在安克雷奇,中方声称他们没有资格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估计对他们刺激很大,布林肯声言的投资实际上是要加强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重新确定对华的实力地位优势。
结盟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手段,从拜登执政这两年多的时间来看,美国不仅试图巩固传统同盟体系,还在编织新的同盟关系网络。其“印太战略”的10项印太核心计划,几乎每一条都与结盟有关,一方面,美国正在寻求建立一个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同盟体系,另一方面,以美国为中心的等级制同盟体系也更加开放,其重要特征就是排中国化。
美国《国会山报》指出,布林肯的讲话表明,拜登政府对华战略的描述正从“合作、竞争、对抗”转变为为“投资、结盟、竞争”,而这明确显示了美国试图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实力的目标。在具体策略上,当前,美方更加强调长期竞争和“综合威慑”。布林肯认为至少包括:引入盟友和合作伙伴;在常规、核、空间和信息领域开展工作;利用美方在经济、技术和外交方面不断增强的优势。说到底,就是要发挥自己的联盟、军事、技术等综合优势,来与中国进行竞争。
其三,重点论述了美国的台海政策。布林肯照例宣称,美仍然致力于以“台湾关系法”、三个联合公报、“六项保证”为指导的“一个中国政策”;美方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美方不支持“台独”;期待两岸问题和平解决等等。在强调美国“一中”政策“没变”之后,布林肯指称“变的是中国愈加咄咄逼人,设法切断台湾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封杀参与国际组织”,“正深深地破坏台海稳定、威胁和平”。
布林肯这番指责完全是指鹿为马,美台勾连掏空和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才是台海动荡的根本原因。更何况,美国的“一中”政策这些年越来越虚化,前缀也越来越长,“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六项保证”等美单方面炮制的、明显有违中美政治共识的东西都被加了进来。
结合拜登、布林肯、沙利文等人的表述以及美国的实际动作,当前美国真正的台海政策是,以美国版的“一个中国政策“为掩护,使用一切手段、一切工具维持岛内的割据统治,吓阻和拖延两岸统一进程,制造国际上”一中一台”的“既成事实”。基辛格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不应通过诡计或循序渐进的方式,制定所谓“两个中国”的解决方案。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学界再讨论美对台保持“战略清晰”抑或是“战略模糊”确实只是空耗精力,美国的台海政策事实已经很清晰了,就是使用一切手段确保统一不会发生,只不过在不同阶段,叙事方式和使用工具不同而已。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