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的外流,一些村庄正在或已经变“空”,其中不乏像我县洋江镇太源古村一样颇有特色的原始村落。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这些原始村落潜在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等,值得我们去发现、挖掘。寻找出这些价值,也许就为我们身边的老村振兴提供了一种思路。
太源古村距离分宜县城25公里,被天然屏障南岫山四面环抱,青山悠悠,重峦叠嶂,整个村寨依山而建。每一幢古厝阁楼在片片青石上,或夯土或泥砖砌围或木架擎举屹立,任灰瓦在人字双披上履盖,开枝散叶肆意蔓延,任每一季的桃花李花,开在屋顶开在石垒的墙圃上。从村口顺坡而上,青石拓路,片石围圃,花藤果缦在屋檐、在路旁随山风招摇,每一条长廊巷道透着材质本色,不加修饰,极尽简洁朴素。顺着石阶穿行于层层叠叠间,登上石头上的二层吊脚楼,凭栏极目远眺、伸手,蓝天白云仿佛触手可及;低头,清澈见底的山溪穿寨而过,错落有致的灰瓦古厝在骄阳下熠熠生辉。
据《太源黄氏族谱》记载,1328年,黄姓祖上臻元公为躲避战乱而隐居此处,以石为基,凿井引泉,耕田而食,依山而居,繁衍生息。这里的山水草木,都浸润着一个族群的淳朴、勤劳、勇敢和聪慧;这里的岁月盛满了浓郁的灵动与智慧格局,历久弥新。布满村寨每个角落的石作门框、窗雕、排水涵、曲折的层层台阶,在宁静、安逸的时光里,彰显着迷一般的色彩。望着眼前这古老的智慧结晶文化瑰宝,每一块石头都会唱歌的古朴村寨,释放出独特的魅力,浓浓的乡愁油然而生。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些年,随着村民不断往山下迁居和人口往外流出,太源村原来的40多栋古屋,现在已基本没有人居住。因为长期风吹日晒,加上年久失修,这些土坯房和木质结构房子都已经损毁严重。为了留住这个正在消失的古村,保存村庄的古朴原始之美,洋江镇对太源古村进行了一些抢救性修复工作,修缮了祠堂、安装了路灯、修复了路面等。目前,洋江镇正在申请古村落保护专项资金,并准备引进专业团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