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致富铺路_就是为海洋减压

为致富铺路_就是为海洋减压

2月17日,一个消息从浙江象山传来:梅童鱼首次在国内实现全人工养殖。

和野生大黄鱼一样,多年的高强度捕捞使得东海野生梅童鱼日渐稀少。为此,国内多所科研院校都在攻关人工养殖,只是由于技术所限只能实现半人工繁育。“这是用人工培育的亲鱼繁育出的子二代。”指着网箱中上万条活蹦乱跳的梅童鱼,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万土说,解决了水质控制、营养强化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现在,已实现了孵化、繁育、养殖全过程的全人工繁育。

为致富铺路_就是为海洋减压

渔民林永奎关注的则是另外一句话:预计一两年后可形成规模化养殖。“那我们转岗渔民就又有一条致富路了。为致富铺路,就是为海洋减压。”他的话很有哲理。

从象山港出发,沿着东海向西南。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振兴路上,“春蕾”海产品店一大早就开张了。冰袋、泡沫箱、胶带,尤思恩有条不紊地打包、装箱。另一边,妻子郑亚琴的电话一个又一个,送货地址那么多,可不能弄错了。虽说春节前是一年最忙的时候,可现在也不差的。一抬头,有客人进来,夫妻俩赶忙招呼着。

为致富铺路_就是为海洋减压

同样是从海上“上岸”,宁波市奉化区的周仁表选择开起了农家乐。从船员到船东,他曾经在海上漂了20多年:“我们桐照村靠海吃海。虽说赶船多年,但由于渔船数量快速增加,我们捕捞效益其实不是很好。我的船又是帆张网作业,风险太高。”趁着最近政府出台减船转产政策,周仁表便向渔船基层管理服务站递交了减船申请表。一条渔船领取了411万元,周仁表召集几个弟兄在莼湖街道开起农家乐,休闲、烧烤、垂钓、餐饮、亲子娱乐于一体,可同时容纳120多人就餐。这个春节期间游客爆满,一桌难求。“开门红了。”他笑着说。

2月16日,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的岚山水库上,光伏板吸收太阳能正在源源不断输出电力,张威驾着船穿梭其间下网捕鱼。作为镇海区首个渔光互补发电项目,这个水库的年发电量相当于镇海1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在这里劳作,回忆起以前在江苏、浙江出海捕鱼的日子,张威说自己从靠天吃饭的出海渔民变成了新技术加持的渔户。

【短评】统筹施策,方能可持续发展

浙江沿海地区安排上岸渔民从事养殖渔业、渔旅融合、休闲农业,一举两得:既保护了大黄鱼等渔业资源,又让转岗渔民有了新的致富路。

从打击非法渔船和非法渔具,到减少合法渔船的数量,沿海各省对海洋生态保护力度越来越大,“渔”和“业”的矛盾变得突出。“渔”是渔民世代相传的“业”,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习俗,割舍起来很难;部分渔民弃船上岸,舍旧“业”而谋新“业”,转变起来很难。

那么,如何破“难”?关键还是要看当地政府能不能为上岸渔民安排好新“业”,让他们操好新“业”,并且依靠新“业”过上富裕生活。古人说得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浙江宁波、象山、宁海等地综合施策,出台了行之有效的一套措施,获得了广大上岸渔民的认可。峡山村这样的老渔村呈现出安居乐业的兴旺景象,正是这种综合施策的结果。

这些年,也出现过这样一种情况:有的地方,一发现“过度”,譬如过度捕捞、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不统筹考虑发展与生态、保护与民生之间的关系,只是一味封堵,结果是事倍功半、事与愿违。

保护海洋生态,归根到底是为了民生;也只有统筹好民生,才能巩固和加速海洋渔业资源的恢复,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2-20 14:07:00
下一篇 2022-02-20 14:07:4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