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有什么风俗_二月二的风俗

在众多的民间节日中,春龙节不算起眼,但这一天的习俗活动很有趣。因为这个时节,年庆刚刚结束,雨水逐渐多起来,田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因而人们又称它为春农节、农头节、龙头节。有农谚曰:“二月二,农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由于“龙”与“农”谐音,又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这天,人们要早起煮面条、炸油糕,寓意“挑龙头”“吃龙胆”,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春龙节传说在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就有了。伏羲氏非常重视农桑,奖赏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帝御驾亲耕,皇后娘娘送饭,后来的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周武王在位时期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亲耕一亩三分地。后来农人从这天起春耕,开始一年的辛勤劳作。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著作《说文解字》中解释了龙。他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北国,冬眠动物开始复苏,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最早记载。后来明代的沈榜在《宛署杂记》中写道:“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

二月二有什么风俗_二月二的风俗

龙抬头是从惊蛰节和春社日发展而来的。惊蛰和春社是两个古老的节日,特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历史十分悠久,古人在每个节气来临的日子必定会有所表示。考古资料表明,6000多年前,中原地区的人就已经有了春分、秋分等节气的明确概念(冯时《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文物》1990年第3期)。《礼记·祭法》曰:“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蔡墨语:“共工氏有子曰句尤,为后土……后土为社。”共工氏和勾龙是传说中四五千年以前的部落首领(“句龙”即勾龙)。《礼记》中说,人们把勾龙当做社神进行供奉、祭祀,说明汉族对社神的崇拜,最晚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形成了。

二月二有什么风俗_二月二的风俗

旧时,每到二月二这天,许多村庄要举行庙会,唱大戏、耍龙灯,热闹一番。二月初二早晨,北方大部分地区家家户户都往家里引龙,引龙的方式多种多样。山东、河北、北京一些地方,人们一早打着灯笼到河边或井里去打水,一路上还将麦糠、谷糠、草木灰等碎状物呈线状撒在地上,就算把龙引进家中了。之后要烧香、上供,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龙”。引龙之后,家家户户做面饼,称为“龙鳞饼”,据说有了鳞,龙就不会受冻了。还有些地方要做面条,叫做“龙须面”,吃龙须面是为了让龙健壮有力。总之,这一天的食物多以龙的某一部位为名,以取吉利。吃饺子叫“吃龙耳杂”,吃油炸糕叫“吃龙胆”,喝茶要喝“龙井茶”,连烙饼的动作也叫“龙翻身”。

二月二,一些害虫也苏醒了。人们在庆贺龙抬头的同时,也流传着一些抑制害虫的习俗活动。

照房梁。沈大侔在《春风采风志》中说:“二月二日……又以祭余素烛,遍照壁间,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说的就是二月二这天,人们用春节祭祀剩下的蜡烛,点燃后照射墙壁和房梁的习俗。常常是边照边唱:“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以驱逐害虫。其实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将要复苏的害虫被烛光照后,容易落下,然后消灭。照房梁,薰虫儿,实际就是早春季节的一次大扫除。这一习俗活动在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中,有记述。

吃炒豆,也称“咬虫儿”。炒豆分盐豆和糖豆两种,炒盐豆要先把大豆洗净,再用盐水煮泡几分钟,晒干后放在锅里爆炒,这样炒出的大豆颗颗裂口,吃起来酥脆不硬。炒糖豆也是先把大豆洗净晒干,放在锅里爆炒。大豆炒熟后即把红糖或白糖拌入豆内,待糖融化后出锅。这样炒出的大豆外甜内香,酥脆可口。据说吃炒豆就是咬害虫,使人畜庄稼不再受害虫危害。这种习俗当然是无科学根据的,但却寄托了人们的一种愿望。因此,二月二咬虫儿的习俗就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直到现在仍盛行不衰。

二月二有什么风俗_二月二的风俗

有一幅年画上就印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这道出了个中真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6-13 14:58:34
下一篇 2022-06-13 19:25:38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