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民俗里的非遗兰州太平鼓:“击鼓传承”西北风情

2月中旬,在甘肃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33岁邓鑫击打起太平鼓,红色的鼓或被擎于头顶,或被旋至身后,腾起跨越间,鼓鞭捶打出阵阵鼓声,顿挫磅礴,具有穿透力。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汉族鼓舞,主要流传于兰州、甘肃酒泉等地,因其含有庆贺太平的美好寓意,是当地民众春节最喜爱表演形式之一。兰州太平鼓素有“天下第一鼓”的美誉,又与安塞腰鼓、威风锣鼓、开封盘鼓、凤阳花鼓并称为“中华五鼓”。2006年,兰州太平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乡土民俗里的非遗兰州太平鼓:“击鼓传承”西北风情

  邓鑫师从兰州太平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缪正发,至今练鼓已有20余年。太平鼓、社火表演是当地流传下来的年俗,幼时的邓鑫常常跟随鼓队走街串巷,百看不厌。

缪正发近日接受中新社、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汉族原生态鼓舞,每逢大型庆典活动,太平鼓表演都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铿锵有力的鼓点与独特表演风格,具有浓厚的西北特色和艺术魄力。

“太平鼓不用木质鼓槌,而是用麻绳和皮条、布条拧成鼓鞭,击打的基本形式有蹲地式、骑马式、跳跃式、托举式、翻身式,打法分单鞭、双鞭两种。表演方式有行进式和场地式两种。”缪正发介绍说,为了方便表演,手艺人在鼓身的中间加了两个环子,将原有48斤的鼓改良为9斤,此外,还有更为轻便小巧的“少年鼓”。

乡土民俗里的非遗兰州太平鼓:“击鼓传承”西北风情

  今年68岁的缪正发与徒弟邓鑫一样,与太平鼓“相识”于幼年。数十载的相伴,对鼓的感情亦愈深,由于上了年纪,缪正发已不再舞鼓,但他换了种方式表达着热爱。

缪正发除了教授、创新太平鼓的表演形式外,还搜集整理相关视频和文字资料,为传承保护该非遗积极奔走。如今,苦水镇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2项、市级非遗项目5项。

缪正发还说,苦水太平鼓以民间组织的形式成立,遍及苦水镇12个行政村,取得多项殊荣。1991年参加山西省官方承办的“中国国际锣鼓节”暨中国文化艺术节获金奖;2000年以苦水太平鼓队队员为主要代表的永登县太平鼓艺术团赴江苏参加“中国鼓王”大赛,获“天下第一鼓”称号。

也正是在缪正发等非遗传承人的推广下,当地太平鼓队最多的时候有成员百余人,当他们整齐划一地舞鼓时,气势如奔腾的黄河,西北汉子的刚健豪气尽显。同时,太平鼓也从街巷广场逐步走向了“舞台”。

当地官方为了进一步传承保护太平鼓,还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13岁的苦水镇苦水街小学学生杨志发一年前主动报名学习,每周都会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练习相关动作。

“我已经加入了少年太平鼓队,学鼓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杨志发说,他将继续坚持学下去,希望早日舞出一整套流畅利落的动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2-19 13:44:27
下一篇 2022-02-19 13:46:36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