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好莱坞对于演员背景多元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外籍演员在北美找到机会。不过相对于没有语言障碍的英国,其他欧洲国家的演员想要出人头地并没有那么容易。
尤其是艺术造诣高、电影节奖项比较权威的法国。香颂美人去好莱坞,颇有点降维的味道。但是面对北美巨大的流量,仍让明星梦持有者趋之若鹜。
结合多家外媒榜单,提取重复率高的名字,咱们聊聊4位走红好莱坞的法国女演员。其中两位邦德女郎,一位商业大片黄金女配,68岁老戏骨靠气质出圈。
蕾雅·赛杜
关注欧美电影的观众应该发现了,36岁的蕾雅·赛杜受到资本力捧,两次出演邦德电影,她还出演过《碟中谍4》。
真正让她大范围出圈的作品是《阿黛尔的生活》。
紧接着高口碑《布达佩斯大饭店》和纯商业大片《美女与野兽》,让世界观众注意到了这个可盐可甜的80后女演员。
不过,自带法式矜持的蕾雅并不喜欢营销。
出演丹尼尔.克雷格最后一部007电影,片方宣传铺天盖地,配角安娜蹭热度不断,真正的邦德女郎蕾雅却异常安静。
而且拿到好莱坞资源之后,蕾雅坚持出演法式文艺片,比如《欺骗》。对手戏演员是个谢顶的中年大叔,一看就是冲着拿奖去的。
即便看起来对名利场没什么兴趣的样子,蕾雅的资源依然在线,2022年有4部片约。其中一部是与北美顶流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合作,可见蕾雅在好莱坞的名气与地位。
伊娃·格林
说到蕾雅,不得不提及另外一位“邦女郎”伊娃.格林。《007:无暇赴死》的时候,不少网友表示最美邦德女郎应该是伊娃。
伊娃与蕾雅还有另外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不破不立,为艺术献身备受争议之后华丽转身。
伊娃出道不久,出演了《戏梦巴黎》,原本身边人特别反对她接这部戏。认为定下了某种基调很难转型,女演员太大胆可能会让观众失去神秘感。
不过很励志的是,脸蛋美艳气质御姐的伊娃非但没有“糊”,还出演了《007:大战皇家赌场》。
能够出演英伦谍战IP固然是大饼,但是“皇家赌场”是丹尼尔第一次扮演007,且是邦德系列的转型之作,没有人知道效果如何。
女演员不能喧宾夺主,可见当时的伊娃名气和地位不怎么高。
我第一次真正get到伊娃的颜值,是在约翰尼.德普的《黑暗阴影》中。这部电影虽然口碑轻微扑街,但是由于负面影评带来的巨大曝光,算是因祸得福。
41岁的伊娃比蕾雅还要低产,不过存在感却有过之而无不及。目前参与的电影基本都是好莱坞制作,从片单来看,明年的事业重心会搬回法国。
玛丽昂·歌迪亚
可能很多人对玛丽昂的名字不熟悉,但是一定脸熟。她可是好莱坞商业大片的黄金配角,《大鱼》、《盗梦空间》、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和《刺客信条》都有她的身影。
46岁的玛丽昂非常高产,但是没什么机会做C位大女主,成名比较晚。14年前的《玫瑰人生》把她推向了事业的巅峰,多年来在好莱坞的资源都特别稳定。
伊莎贝尔·于佩尔
68岁的“佩姨”真正诠释了什么叫风韵犹存,把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于佩尔不止美了一辈子,还是妥妥的实力派。她是获得凯撒奖提名最多的女演员,16次提名,两次获奖。60多岁高龄还能出演风姿绰约的熟龄女星,业界罕见。
相信很多年轻观众认识佩姨是因为电影《她》,于佩尔饰演一位被蒙面暴徒入室欺负的中年妇女。
坚强、冷冽中透着破碎感,帮“佩姨”拿下奥斯卡影后提名,并最终获得金球奖最佳女主角。
于佩尔虽然仍以法语长片为主,但是由于发行和宣传途径等原因,小语种电影的强势出圈,依旧让“佩姨”在好莱坞乃至全球都有着一定知名度。
不管是饰演“邦女郎”这样的高光角色,还是在商业大片中频频露脸,不难发现法国女演员大多低调。相对于北美的本土明星,她们对私生活的保护十分到位,也就意味着没有那么多曝光而触发商业性。
Alastair Phillips有一本书叫《Journeys of Desire: European Actors in Hollywood》,讲述的是以900+欧洲演员个体在好莱坞的发展历程。
在好莱坞的黄金年代,不少做着美国梦的欧洲演员前往追梦。包括卓别林、奥黛丽.赫本以及后来的施瓦辛格,是欧洲演员席卷好莱坞的先驱者和佼佼者。
可见欧洲演员对于好莱坞的名利场十分向往,正如书评所说,世界级的大腕都在好莱坞。换句话说,好莱坞能够捧出世界级的明星。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李政宰接受外媒采访,被问到《鱿鱼游戏》之后一夜爆红的感受。作为亚洲观众,当然知道李政宰早已走红,是韩流地位很高的演员。
但是外媒,或者说大部分白人观众是通过现象级韩剧《鱿鱼游戏》认识他的。
这段采访的确显得外国记者自大且没做好功课,但是从影响力这个切入点来说,这是好莱坞与韩流的差距。
对于外籍演员来说,能够在好莱坞站稳脚跟并非易事,即便是金发碧眼也不代表能够平步青云。所以,从蕾雅到佩姨,作为女性如何不被当作花瓶,如何选择上升轨迹,努力、机遇、特色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