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理”出和谐生活

江拓华本报记者邹宇波

1月20日,记者走进分宜县操场乡塘西村,4米宽的环村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青石沟渠泉水潺潺,千年柏树、樟树惹人注目。祠堂里,十余名村民围坐在一起,召开“众厅说理”议事会,围绕如何依托历史古村发展乡村旅游,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为塘西村发展献策出力。

塘西村历史悠久,但由于交通不便,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发展。“塘西村四面环山,生态资源很好,有1.2万亩山地,4000多亩稻田,十几个山塘水库。”村党总支副书记钟德生回忆,“我们村是个合并村,习、钟、李等姓村民世居于此,有8个村小组,村民3500多人。以前村民纠纷时有发生,村里基础设施也不完善,村民无心留村谋生,纷纷外出务工。”

去年,塘西村建立“众厅说理”制度,把祠堂作为议事点,由村里老支书、老党员和普通村民组成理事会,按照群众上“理”、集中说“理”、公开办“理”、问效评“理”四个程序,针对村民的意见诉求,每月开展一次讨论会,为村民调解家事,合议村事,讨论公益事,及时化解村民矛盾,推动乡村善治,助力乡村发展。

钟德生介绍,“众厅说理”不仅谈村里发展的大事,也谈邻里纠纷这样的家事。去年12月,西头村小组村民习忠才的牛吃了习喜喜种的蔬菜,引发双方矛盾。村理事会把当事双方请到调解桌前,共同商讨处理方案,经过半个小时的讨论,习忠才赔偿了习喜喜经济损失,双方握手言和。

“众厅说理”在平等自愿、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共同商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让当事人双方都很满意,不仅调解了纠纷,也增进了邻里感情,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为何要建立“众厅说理”制度?操场乡党委书记敖海涛说:“众厅,是村民称呼祠堂的土话,它是农村人气集聚地,是习俗、礼仪、教化等家族文化的载体。我们通过统一制度、统一人员、统一场所,将其打造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在村党组织的引导、监督下,有序开展活动,让群众矛盾纠纷不出村,村组事务群众明。”

“村民有了说理的好去处,气就顺了,人心也自然齐了,发展动力更足。”钟德生说,今年,塘西村不仅要发展乡村旅游,更要扩大泉水鱼、西瓜、艾草等农业特色产业规模,鼓励村民回乡发展,开农家乐、办民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休闲垂钓,争取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40万元,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2-14 20:30:04
下一篇 2022-02-15 09:30:06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