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留守儿童,唤醒灿烂笑容

袁小玲一位普普通通一线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位25年的老党员,翻开他的简历,一生都在为教育、为儿童。高中毕业后在村小任民办教师,师范毕业后,继续留任村成为正式教师,教育改革后也一直坚守在教育岗位。四十三年来他默默无闻、任劳任怨,退休后他也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孩子,没有放弃他坚持一生的教育事业。

在农村留守儿童是生活无奈的一个抉择,父母要外出打工赚钱,只能将小孩交给老人,对大多数留守儿童而言,生活保障早已不成问题,可怕的是留守缺爱产生的心理问题,童年时期的留守大多像埋进他们人生的一颗隐形炸弹。

今年3月,西茶村作为凤阳镇党委“党建+老骥在行动”党建品牌的试点,率先成立了以老支书、老村小组长、老党员等等德高望重人员为主力的老骥志愿服务队。得知此消息后,袁小玲第一个提出申请加入志愿服务队,“留守儿童最缺的是陪伴和亲情。”这句话是袁小玲从事基层教育工作以来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老党员,退休后能有一个这么好平台,能继续我的担当使命,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我很开心。”

袁明宣是凤阳中心小学一位一年级同学,同时也是袁小玲结对的一位留守儿童。现在的他个性开朗、活泼大方而且经常能在学校的集体活动中看见他的身影,很难想象曾经的他是个害羞得躲在门后不肯与人交流的孩子。从他一口一个“袁爷爷”的话语中我们寻找到了答案。明宣年幼时,母亲离家未归,父亲常年在外靠干一点散活儿维持生计,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身体也不好,袁小玲得知他的情况后,便经常和社工站社工去看望明宣,与他谈心聊天并送去学习用品,明宣也逐渐开朗起来。

温暖留守儿童,唤醒灿烂笑容

在农村,像明宣一样的留守孩子还有很多,他们留在远离城市的家乡,伴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守着与父母团聚的希望,鲜少有人解答他们的困惑,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凤阳镇充分发挥党建引擎作用,吸引一批有担当作为、热衷于社会事业的“老骥”组成老骥志愿服务队,在凤阳镇社工站专业社工的指导下,共同行动,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对儿童进行走访谈心,开展家庭防火、防溺水宣传,课后集中在农家书屋学习……突出“党建+老骥在行动”工作的一个“爱”字,体现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既减轻了“隔代家长”代养产生的社会问题,又实现了助人自助的理念。

西茶村试点先行已初步获得成效,下一步将在凤阳村、礼堂村推广,进而全面推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24 10:45:04
下一篇 2022-05-24 11:10:10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