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个人和家庭的保障和养老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而当下老龄化社会,个人养老金的储备规划,决定未来退休养老生活的质量。
个人和家庭规划养老金,一般都是通过社保,也就是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配置,社保的养老金规划属于社会福利保障,也是成本最低,回报最高的养老规划选择。
当基本的社保养老规划好之后,需要提升个人或者家庭的养老金水平,就需要配置商业的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是什么?我们简单做个产品分析和解读:
首先,商业养老保险属于强制储蓄,储备未来现金流
我们把商业保险简单分为基础保障型,养老储蓄型,寿险信托传承三大类,基础保障解决财务大额财务损失风险,而养老储蓄型解决退休养老金储备,寿险信托则是定向的家庭财富传承。
商业养老保险属于强制储蓄,通过锁定长期现金流,给未来储备一笔退休养老金,但与银行真实灵活储蓄存款有本质区别。
银行的储蓄属于本金保障,而且有固定的利息回报,可以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储蓄利息结算,本金不会损失。
商业养老保险则属于保险的强制储蓄,需要锁定现金流5年,不能提前支取,合同到期之后才能开始部分领取固定的年金,作为退休养老金使用。
商业养老保险的储蓄,保险公司不需要支付固定利息,不能提前灵活支取,而且中途退保,只退合同的现金价值,合同签订后会扣除代理人高额佣金和管理费,剩下的现金价值很少,保费损失很大。
如果是加了分红功能的商业养老保险,则可以分享保险公司经营的回报,但是分红也是不确定的,没有写在合同里,可以为零。
普通工薪阶层和家庭,配置基本的社保养老金就可以获得终身养老金保障,商业养老保险需要消耗大量现金流,只适合高收入,有大量闲置资金的个人和家庭。
从市场平均回报水平看,这类商业养老保险需要10年以上甚至终身养老现金流规划才比较划算。
其次,商业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障第三支柱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我们逐步从传统养儿防老到通过社保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养老问题,而目前我们也形成了职工社保养老为主体,城乡居民社保养老为辅助的保障体系。
但目前的趋势来看,居民收入层次和养老需求的变化,对于中产和富人群体,对未来退休养老生活要求比较高的,则需要商业养老保险来进一步提升养老现金流储备。
老龄化社会到来,意味着意味着参与社保的年轻群体减少,而退休老人越来越多,社保养老金虽然基本盘不断扩张,而且投资回报也高于一般商业养老保险,但为了缓解社保养老金的压力,同时建立多样化的养老金储备体系,商业保险成了养老保障的第三支柱,并且逐步推出个人延税型商业养老保险。
社保是基础的社会养老福利保障,而商业养老保险则是作为养老保障的第三支柱,起到补充完善作用,解决不同群体的养老保障需求。
最后,商业养老保险属于低风险,低收益的养老投资规划,不是高收益理财产品
由于保险公司营销需要,很多时候把商业养老保险包装成保本理财,甚至高收益理财产品,而这种虚假宣传会导致产品错配,对消费者来说就是财务负担。
从投资角度看,商业养老保险除了基本的强制储蓄年金保险,还会在储蓄年金的基础上,加上一个万能理财账户,让商业养老保险具备了理财功能,但与真实的银行理财也存在本质区别
在普通养老年金保险基础上,加了万能账户的商业养老保险,等于是储蓄账户与理财账户组合,你的年金保险5年后不领取,资金会进入万能账户进行二次理财,但这种理财账户大部分保险公司只能做到2-3%,收益很低,只有少数保险公司才能做到市场平均回报4%的水平。
其实万能账户就是一个独立的保险产品,只是保监会限制下,只能叫做万能账户,不能叫做万能险,这种万能账户有约定一个合同保底利率,大多数保险公司写在合同的保底利率是1-2%,最高的合同保底利率也只有3%,远低于银行5年期的存款产品固定利率回报。
而这种写在合同的低利率往往保险公司不会提及,选择性忽略,采用的是宣传演算利率,也就是假定利率,按照5%,8%,甚至更高的假定利率,来给你演算和展示商业保险合同的高收益,但实际这些只是数据和口头承诺,没有写进合同里面。都是不保证的。
商业养老保险看的是未来确定性,只有在经济上行期,才有可能获得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而在经济下行期回报往往很低,这个时候要保障几十年的商业养老合同,有确定的养老现金流和回报,就需要一个写进合同的高保底利率,而不是演算的假定高回报。
大多数保险公司都做不到保险市场平均4%的回报水平,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只有10年以上,甚至终身养老规划,才能越接近4%的平均水平。
这也意味着商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安全性高,适合做养老规划,但实际低收益的养老产品,而不是高收益理财,不要只看一时的历史高收益,而要看未来确定性回报,也就是写进合同的保底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