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游客在新疆喀纳斯湖游览时,在湖中意外拍摄到一个巨大的黑影流动,还时不时地在水面翻出大面积的波浪,由于黑影从拍摄者的角度看显得有点过于庞大,造成了很强的视觉冲击,所以不少人认为喀纳斯湖中出现了“湖怪”。
喀纳斯“水怪”目击事件2021年的时候,也有游客在喀纳斯拍摄到“湖怪”,从当时拍摄的画面看,出现的不明生物体型也比较庞大,差不多有15米左右,此则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我国和世界上很多国家科学家们的关注,当时有一些科学考察团队赶赴喀纳斯湖进行了实地调查。
其实,在喀纳斯周边地区的牧民中,长期以来都流传着湖中存在大型水怪的传说,一些在湖边饮水的牛、马、羊牲畜,有时会被水怪拖到水中吃掉。这种传说,无疑给喀纳斯湖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不过,传说归传说,截至目前,并没有任何的牲畜被“水怪”拖下去吃掉的影像资料,只是在牧民中口头流传。当地的牧民也多次尝试在湖中捕捉“水怪”,除了一些体型较大的鱼类之外,什么可疑的线索都没有找到。
喀纳斯湖的主要特点喀纳斯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的北部,海拔1374米,属于高山型湖泊。该湖的轮廓如同弯弯的月牙,长度约24公里,平均宽度在1.9公里左右,湖面的面积约为45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120米,最深处达188米,湖区蓄水量达54亿立方米。
喀纳斯湖的湖水,主要来源于友谊峰的冰川融雪和该地区的降雨和降雪,水质非常纯净清澈。再加上湖体被巍峨的群山环绕,翠绿的树林、蔚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湖水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是我国最为美丽的湖泊之一。
正因为如此,喀纳斯湖获得了多项荣誉,比如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国家自然遗产等,吸引大批游客前去游览观光,同时也是科学家们进行科学考察的重要场所。
从地质成因上看,喀纳斯湖是晚新生代以来地质运动和冰蚀侵蚀堆积作用下共同形成的,这里曾经经历过3次大冰期的“洗礼”,后来在冰期结束之后,随着气候逐渐变暖,大量冰川消退,冰川融水连同大量的细小沉积物最终汇集在一起,形成了喀纳斯湖。
从已经探明的湖水内部的生物种群看,数量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富的,除了一些典型的淡水鱼类之外,还有不少狗鱼、五道黑、扁花、小白条等冷水鱼类,同时还包括阿尔泰林蛙、极北蝰、胎生蜥蜴等比较稀有的水生动物。而体型较大的动物,则很少能够看到。
喀纳斯湖中有巨型“水怪”吗?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先后有很多人和科学考察人员,在喀纳斯湖水面上看到了巨大的黑影,从体形的长度来看,几乎都比较一致,即15米左右,而且还会快速地游动。按照传统的划分标准,在水中如果有体型超过10米的生物,那么就可以称之湖巨型生物了,在没有搞明白到底是什么之前,人们形象地称其为“水怪”。
既然是屡次被目击到,而且通过不明生物的体型特点、游动状态等方面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喀纳斯湖中肯定是存在着体型比较大的生物的。那么,这种动物到底最有可能是什么呢?
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喀纳斯湖最终的形成时间只有20万年左右,而且湖区附近并没有发现恐龙的化石,而且恐龙家族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因此湖中的巨型生物,不可能是恐龙家族特别是水生恐龙的后裔。而通过湖中“不明生物”的阴影以及时不时翻出水面的情形看,特别是它的颜色、外形、习性以及身段特征,与之前在喀纳斯湖中捕捞过的大型鱼类-哲罗鲑非常相似。
哲罗鲑是一种冷水性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的大型水系之中,另外在俄罗斯的远东、西伯利亚等地区的大型河流和湖泊中也有分布。这种鱼对水温的要求非常苛刻,通常是在5-10摄氏度,当高于20摄氏度时就会死亡。
这种鱼的食性非常广泛,是一种性情非常凶猛的鱼类,成年个体的体长一般在2米左右,但当环境温度非常适合、食物量非常丰富的区域,由于它的无比贪食性,可以推动身体持续生长,有的能长到10米以上,重量能达到1-2吨。
在每年的5、6月份,喀纳斯湖周边的雪山、冰川开始融化,大量融水携带着巨量营养物质进入到喀纳斯湖中,为微生物、水生昆虫等的繁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到此时,湖中的一些大型鱼类就会变得异常活跃,纷纷游到湖的表面以及众多注水口区域,在浇水区开展“忙碌”的觅食活动,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发现湖中出现大型生物的时间,往往都是这个时候的原因。
所以,喀纳斯湖中出现的“巨型水怪”,极有可能是体型较大的哲罗鲑,或者其他种类的大型鱼类,至于究竟是什么,需要科学家们继续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确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