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中国选手谷爱凌获得北京冬奥会金牌后,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致电,感谢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对谷爱凌成功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作出的重要贡献,并专门指出谷爱凌最后制胜的一跳就是在成都训练的成果,是四川省、成都市精心保障的成果。
2月7日,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摘银,创造历史。他的成功,同样有成都一份“助攻”。近两年,为备战冬奥,苏翊鸣跟随国家队多次长期来蓉集训。为此,他甚至将学籍也从吉林一中转到了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温江校区。
中国体育健儿不断刷新历史、取得好成绩背后,成都,这座南方城市也屡屡被提及。成都,俨然国家队训练的优选地,甚至是福地。
为什么国家队会“舍近求远”,把诸多重要训练安排在成都?答案就是,成都有全球最顶尖的旱雪滑雪场,运动员无论是练习高难度动作还是反季节训练,都可以在这里实现。
国家队为什么“舍近求远”把训练安排在成都?
海外训练时发现旱雪毯是“成都造”
金针菇“走红”,源于一次意外发现。
尖锋旱雪滑雪场负责人张魏告诉记者,以前国家滑雪队集训,一般都会选择在国外如日本、美国、奥地利。结果有一次在国外拉练时,有队员偶然发现训练所在地旱雪场使用的旱雪毯,铺垫物形似金针菇,质感接近真雪,能很好地提高训练质量。一打听,才知这种“金针菇旱雪毯”竟然是成都一家工厂所生产。
很快,国家队与尖锋方面取得联系,为备战北京冬奥会,希望今后能将集训场地放在成都。为了保障国家队训练质量,新都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还修建了专业滑雪道——尖锋旱雪大跳台“Big Air”。该滑雪道总高度43米,总长度112米,是目前中国最标准的旱雪训练大跳台之一,2020年6月建成,7月开始承接专业队伍训练,包括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8支滑雪国家队,以及四川、北京、广西、吉林、黑龙江等14支省级队伍,都在这里完成了反季节滑雪训练。
记者了解到,由尖锋生产的“金针菇旱雪毯”在滑雪者摔倒时,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滑雪者,避免擦伤、划伤、割伤。此外减震吸压、回弹能力出色,与真雪相似度很高。还能根据铺垫物的分布疏密程度,调节滑雪难易度,而且安装、拆卸以及后期维护都很方便。
这项技术的主要发明者,就是新都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创始人尖锋。
今年将年满62岁的尖锋,是土生土长的“老成都”,在业内被称为“旱雪先生”。
尖锋大学时学的美术专业,毕业后选择了做生意。上世纪80年代,在挣得第一桶金后,尖锋“急流勇退”,跑到了英国留学。
在英国,尖锋偶然发现了旱雪,他感到神奇万分,没想到夏天也能“滑雪”。便动起了心思,想将旱雪概念引入国内。1992年,尖锋回国后,发现当时国内发展旱雪的条件尚不成熟,他也只能选择继续沉淀,等待时机。
在这期间,尖锋研究发现国外这种“刷子”一样的旱雪毯并不完美,比如容易伤人、摩擦力太大、安装不方便,他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为了找到合适的材料,尖锋与团队经历了10年研究,从全球1000多种塑料中逐一试验、排除,最终选定一种自带润滑特性的工程塑料(聚酯化合物),再经改性后成型,成为金针菇旱雪毯所使用的材料。
一转眼,时间来到2012年,国内滑雪运动已较为普及,旱雪也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这时,尖锋研发出的金针菇旱雪毯也应时出世。“2012年我们开始推广金针菇旱雪毯,并计划在成都建造金针菇旱雪毯专用雪场。”尖锋介绍,2016年新都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开始修建,2017年正式投用。如今,尖锋旱雪场一年接待滑雪爱好者近4万人次,为超过5000名成都学生进行滑雪培训。
目前,这种成都造“金针菇旱雪毯”已经出口1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冰雪运动传统强国。在国内,已有40多个滑雪场采用该旱雪毯。
谷爱凌为啥要在成都特训?
黑科技助力,可以放心练习高难度动作
“以前谷爱凌喜欢在美国盐湖城一个旱雪场进行训练,其实那个场地用的金针菇旱雪毯也是我们的,所以她现在更多会选择在成都训练。”尖锋告诉记者,除了仿真度高、安全性高的金针菇旱雪毯,成都尖锋旱雪场还有很多黑科技,比如“魔毯”(跳台传送带),跳台下的“麦秆式”气垫。尤其是麦秆式气垫,是谷爱凌这次夺金的重要“功臣”。尖锋介绍,这种气垫不同于传统充气气垫,落下后就形成一个塌陷的“坑”,其更像是一条软硬适中的“管道”,让运动员落地感受更真实,也更安全。
尖锋表示,谷爱凌在成都训练时,做了很多平时不敢做的高难度动作,就是因为这个气垫让她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受伤隐患,可以放开手脚去练习。
2月8日,谷爱凌以1620度的高难度动作成功夺冠。她也表示:从来没在雪上或蹦床上做过1620,就气垫上练了两天。
“谷爱凌这次在成都的5天特训,她自己和教练团队都非常满意,可以说为夺金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何选择在成都造旱雪?
赛事名城有广阔的冰雪市场和强劲的消费能力
作为南方城市,成都少雪,冰雪运动底蕴也不如北方,为什么还会选择将成都作为原点,推广金针菇旱雪毯、大规模修建旱雪场呢?尖锋解释,其实这并非单纯因为“家乡情结”,他还看到了成都发展冰雪运动的潜力。“我们开始推广金针菇旱雪毯时,成都已经有10多家滑雪俱乐部,滑雪人群小有规模,滑雪氛围也一年比一年好。而且成都是一座消费城市,人们热爱运动,也愿意为了运动花钱;当然,我的资源、团队也都在成都,所以我们以成都为原点,开展推广旱雪运动,助力成都冰雪运动发展。”尖锋说。
正如尖锋所说,旱雪正逐步成为成都冰雪运动的一大地域特色,这也激发了成都冰雪运动市场消费潜力,冰雪产业链形成完整闭环,助力成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成都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报告》显示,体育用品和体育旅游分列市民体育消费支出的一、三位。而在体育教培消费中,滑冰、滑雪运动增势明显,已经超过足球、体育舞蹈等传统运动,居体育教培消费榜第七位。
成都市体育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成都共有11个冰场和5个雪场(其中3个旱雪场),冰场面积约1.6万平方米,雪场面积约7平方公里。冰雪场地覆盖区域既有高新区、锦江区等主城区,也有都江堰市、金堂县等近郊区县。每年,成都有近100万人次走进冰雪场所。
尖锋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在外最大的感受就是北方城市对于成都人滑雪实力的惊叹!“很多北方滑雪爱好者都告诉我,他们发现很多滑雪实力高超的人都说着一口四川话。甚至在圈内还流传着:滑雪运动形成了东北、北京、四川三强鼎立的局面。”尖锋有些自豪地表示。
而冰雪运动蓬勃发展,冰雪产业形成规模,无疑将为成都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提供更多动能和底气。在成都,冰雪运动将不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赛事名城,让所有运动,变得皆有可能。
蒲囝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胡敏娟 裴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