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日报记者 聂姝敏
2018年12月,我市第一家晓康驿站在钤山镇下田村开始试点;2019年7月,全市建成晓康驿站415家,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202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全面提升“党建+晓康驿站”工作十条》,落实运营补贴资金543.89万元,对全市2019年度“晓康驿站50强”进行集中表彰,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完善民生保障体系若干措施》。至此,晓康驿站从内容到形式以及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过去,干部结对帮扶主要是带着钱物上门走访慰问,形式单一,贫困户觉得拿得心安理得且易攀比。如今,干部帮扶不再送钱送物,而是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放在督促指导帮扶对象自己动手上,如同“充电”一样,给他们补充正能量,引导他们做好勤劳持家人、家庭美德人、村风文明人。这,就是晓康驿站给扶贫工作带来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以党建为引领,以晓康驿站为载体的乡村治理模式,乡村治理实行积分制。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通过民主程序,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数量化指标,对农民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积分,并给予相应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建站选择上,坚持因地制宜、方便群众的原则,既可选择在村里的公用场所建站,也可依托附近商店、超市、小卖部等建站。在服务对象上,优先满足贫困户需求,并逐步扩大到‘边缘户’和一般农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晓康驿站坚持精准方略,因户因类实施积分激励和约束,并坚持动态调整,确保能持续发挥积极作用,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各村每月都组织评分小组入户核实,并综合平时掌握和邻里公认的情况进行评分,过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自觉接受村民监督。”
“积分虽小,面子事大。”分宜县钤山镇下田村一贫困户笑言,最开始,他只是想通过积分换取油、盐、肥皂、洗洁精等日常生活用品。“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积分,比靠人给更有底气,心里更舒坦,也更有信心靠自己脱贫。”该贫困户坦言:“到后来,村委每月进行一次评分,对积分张榜公示,这兑换的就不只是物品,更是自己的获得感,是自己的‘面子’。”“驿站”就像一块“吸铁石”,牢牢吸住贫困户的注意力。
晓康驿站运行后,以前好吃懒做、不思进取,甚至还以当贫困户为荣的贫困户,在积分激励下,在劳动生产致富上更发力,在遵守村规民约上更自觉,在家庭邻里关系上更守德,在支持响应乡村工作上更配合,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赢得了其他村民的尊重,并且带动整个乡风民风向上向善转变。各村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利用积分兑换时机,每月召开一次群众感恩教育大会,开展贫困户心理疏导和自信激励。
为确保“驿站”持续稳定运行,全市各级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各地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纷纷到晓康驿站认购“爱心积分”,各地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商(协)会、新乡贤等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2020年,全市晓康驿站接受各类捐赠资金已达到696.2万元。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前,纷纷开展“驿站”赠送积分活动,有的村还拿出一定的“爱心积分”用于走访重病、受灾的生活困难群众,将关心关爱行动深入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让贫困户生活得更加有尊严,也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
晓康驿站全面推行“红黑”榜单,实施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促进道德风尚和乡风民风“大变样”。各地以“驿站”为抓手,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德相结合,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