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在社会公共讨论中,数量“再创新高”的高校毕业生、超龄农民工、女性劳动者等群体都曾是被关注的焦点,但占到全国总人口约6.21%的残疾人群体却长期处于“隐形”状态。
官方统计,目前我国共有近1800万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截至2021年底,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规模达880多万人,仍有800余万就业年龄段持证参加人未实现就业。如果考虑到现实中存在的“挂证”现象——企业为避免缴纳高额残保金而雇佣残疾人,支付最低工资但不用到岗,那么实际上未实现就业的残疾人规模或更大。
虽然他们肢体或心智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但他们同样应享有就业的权利。对他们来说,就业不仅意味着获得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更是融入社会、冲破自我“天花板”、追求幸福生活的一条可贵途径。他们的权利和权益、困境与难题应该也必须被看见。因为,从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上来说,“他们”就是“我们”。
今天(5月15日)是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日前,国家层面提出3年新增100万残疾人就业的任务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并不会轻而易举实现,有赖于多个社会主体协同努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