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仓,呼叫传递员,标本加完了,传一波菜。”
“2仓,你们加慢点,3仓爆仓啦。”
这是一支广东省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的年轻小分队的日常交流,他们负责对口支援虹口中科润达方舱实验室。小分队有12名队员,分别来自清远市、广州市、云浮市,平均年龄31.5岁,有着丰富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经验。
广东省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小分队,对口支援虹口中科润达方舱实验室。 受访者供图
与在其他实验室驻点不同,这支小分队需要独立承担所有工作,负责样本接收、试剂配制、样本处理和扩增、结果分析及反馈的全流程。方舱实验室设在户外,舱内空间狭小,检测人员穿着防护服一转身就容易撞到彼此,特别是在各区域的缓冲间,勉强只能容纳1人。
“3区扩增室叠罗汉式地放置着扩增仪,最高处的扩增仪,要踩着板凳、垫着脚尖才可以够到。”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的小组组长李丽敏说。针对新环境,她设置工作流程、规划各工作岗位的职责,“一对一”教学,确保每一位队员都能快速掌握技能。
驻点实验室的样本量直线上升,他们没有放低对检测质量的要求。“哪里有问题,我们就解决哪里,即使一个个孔、一管管地加样,也要保证检测质量。”来自清远市人民医院的冯子人严格要求自己。他们学习本地阳性结果上报的相关流程,按照规定将阳性结果逐层上报。工作一个月来,未曾遗漏阳性结果。
刚开始,这支队伍主要负责凌晨1点到上午9点的班次。“见不到太阳,就不会晒黑了。”来自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的张璋打趣道。随后,根据抗疫工作和标本量的情况,排班模式也由原来的“三班倒”调为“二班倒”。他们每次进舱前都要补充干粮,以免在实验室内低血糖,影响加样速度与质量。在小分队的共同努力下,截至4月29日,虹口中科润达方舱实验室累计完成检测28.07万管、54.9万人次。
自4月3日晚抵达上海,广东省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一行300人,已经在上海各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奋战了整整一个月。截至4月30日24时,已累计检测622.7万管、3596.2万人次。他们始终在市民看不见的幕后与病毒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