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在第21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桂林)交易会上,主播在网络平台上推介“融安金桔”。谭凯兴 摄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广袤的八桂农村,白墙青瓦的村居掩映在群山怀抱中,蜿蜒平坦的水泥路延伸到家家户户,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锦绣的乡村振兴图正徐徐展开。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预计2021年广西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左右,预计广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0%左右……“十四五”乡村振兴“开门红”令人期待。
夯实顶层设计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深入广西督导乡村振兴工作,嘱咐各级干部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殷殷嘱托,切切期望。过去的一年,广西全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走出一条乡村美、产业旺、农民富、治理优的广西乡村振兴之路。
秉纲而目自张。广西成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党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13个专责小组,形成“1+13”工作推进机制。同时,做好工作体系衔接,进一步理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农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的职能和工作界面,形成“1+1+1>3”的合力。
广西不仅在全国较早完成区、市、县三级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保持乡村系统队伍稳定,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和出台了60多项配套政策,向5379个脱贫村和7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派驻工作队,每个工作队选派1名第一书记和2名以上工作队员,形成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
守住返贫底线
“各位工友,基地大量招采果组、打包组人手,快来报名!”在南宁市隆安县震东社区就业服务站站长梁佳的微信群里,几乎每天都会出现这样的招工信息。“快过年了,社区的居民们都想多挣点钱过年。”梁佳说。
震东集中安置区是广西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规模最大的安置区。截至2021年12月底,安置区已实现有1人以上劳动力稳定就业5724户,占有劳动力户数的100%,就业成为安置区搬迁群众最主要的增收渠道。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道底线,广西多措并举,不但在后续扶持中下足“绣花”功夫,而且前置防贫监测端口,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广西采取“线上预警、线下摸排”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开发防贫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和防贫APP,从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两线发力”;线下——开展常态化监测和集中大排查,对存在风险的农户“应纳尽纳”。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21.58万人消除返贫风险。
“我到过对口帮扶广西的很多地方,那里的群众亲切地称我们为‘深圳亲人’。”粤桂协作工作队领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邝兵谈及粤桂协作时说,“作为广东深圳对口帮扶干部,我们就有一种自豪感、一种成就感。”
粤桂协作和定点帮扶是广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支柱,也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进入“十四五”,两省区在产业、劳务、消费等九个方面的合作更加深入,截至2021年12月底,广东共安排广西财政帮扶资金17.0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60个,帮助广西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73.01万人。此外,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广西28个国家级脱贫县,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18.1亿元;1.85万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0876个村,企业参与数量排名全国前列。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要振兴,人才添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桂林市资源县车田苗族乡坪寨原“兵支书”彭石华立足家乡生态资源,带领村民探索出了“避雨栽培”蔬果的方法,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万元。以真心赢民心,彭石华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2021年被提拔为所在乡的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要培养千千万万个“彭石华”,充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后备军,必须厚植发展沃土。广西相继出台加强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激励引导优秀退役军人党员参加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在就业创业、税收减免、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优待,千方百计引才留才。
数据显示,2021年广西新选派5012名科技特派员到村开展工作,实现乡村优势特色产业科技服务全覆盖;主动对接中央定点帮扶单位选派19批32人次干部来桂挂职,引进广东省54名来桂挂职帮扶工作队员,让乡村发展的亟需人才真正在基层一线发光。
小寒前后,在柳州市融安县大将镇古云村村民林远干的桔园,一颗颗黄灿灿的金桔缀满枝头,果农们身背竹篓,穿梭其中忙着采摘。融安县是著名的“中国金桔之乡”,目前融安县金桔种植面积达20.73万亩,2021年底实现总产量19.1万吨,总产值25.7亿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随着广西农业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印发,以及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五年行动启动,广西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愈加明晰。火热的实践正处处开花:国家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以及广西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加快推进,三黄鸡、罗汉果、桂系猪……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持续升级打造。
五大振兴,一个也不能少。围绕着文化、生态、组织工作,广大农村地区的精气神越来越棒,环境越来越美,主心骨越来越强。
——在推进文化振兴方面,广西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0万场次,“送文艺精品下基层”惠民演出286场,新创建“农家读书角”191个;
——在推进生态振兴方面,广西开展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主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广西黑臭水体名册台账,根据污染成因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分类施策;
——在组织振兴方面,广西出台《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法规文件,推动构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农村党员为骨干、农村居民为主体、村级其他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
“十四五”广西乡村振兴已实现良好开局,八桂沃野即将迎来绚丽多彩的春天。
(本文刊载于《当代广西》杂志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