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里雾气缭绕,一批批黄灿灿的腐竹成型,工人们麻利地梳理腐竹,挑出晾晒。经过晾晒、筛选、分级的腐竹被输送到包装台前,新年特制包装袋透出浓浓的年味……1月17日,记者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东泉镇中段村小邺侯屯腐竹加工厂,只见眼前一派繁忙景象。
工人黄翠琼熟练地挑出成型的“豆浆皮”。
“这段时间腐竹的销量每天有400公斤左右,日销售额达1.5万元。”该加工厂负责人岑峰伦告诉记者,临近春节的这段时间是腐竹销售的旺季,除了柳州市区的订单,还接到了来自南宁、桂林的订单。为了提高产量,厂里还专门从附近村屯以每天150元至180元的报酬,临时招聘了5名工人。
一排排黄灿灿的腐竹。
当天凌晨5时,岑峰伦与工人们穿好服装,将前一天浸泡的大豆再次清洗后,把大豆送入机器内打碎磨浆,经过多道工序处理,提炼得到纯正豆浆。随后,工人们开启阀门,煮开的豆浆倾泻而出,车间内顿时雾气弥漫,工人们将豆浆隔出一个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区域,然后静待腐竹形成。
风干后的腐竹。
“煮沸的豆浆遇冷后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薄膜达到一定厚度的时候,就要及时挑出晾晒,干燥后形状类似于竹枝,所以叫腐竹……” 工人黄翠琼在向记者介绍腐竹的形成过程中,熟练地将一张张成型的“豆浆皮”挑出,挂在晾晒房等待自然风干。
黄翠琼是当地村民,2016年应聘进入该加工厂,如今工资是每月4500元。作为厂里的“元老级”技术工人,黄翠琼不仅技术了得,对制作腐竹也是精益求精。“我们从来不加任何添加剂,用的水源也是山泉水,从源头上保证了腐竹的品质,做出的腐竹口感细腻、豆香浓郁。”黄翠琼说,越是到旺季就越要保证品质,这样才能留住客户提高销量。厂里的腐竹销量好,她和进入加工厂的当地村民就能在家门口安心上班。
目前,该加工厂加工的手工腐竹订单供不应求,仅1月上半月就消耗了0.5万余公斤大豆,销售2500公斤腐竹成品。岑峰伦准备在春节过后增开生产线,同时引导周边的农户利用自有土地和荒山荒地种植大豆,待农户收获以后再按市场价进行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