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激烈的“外交战”打响了!
不到24小时,立陶宛和拉脱维亚驱逐俄驻该国大使,并宣布双方外交关系降级。随后,德国宣布驱逐40名俄外交官,法国也拿出了35人的名单。
在这样的背景下,俄乌冲突正式进入第41天,无论是卸任的总理还是在任的总统,都很难在愈演愈烈的局势下“不动如山”。
4月5日这天,3位大人物各有大动作!
一,德国“铁娘子”重出江湖,依旧不愿给泽连斯基一个“面子”。
当地时间4日,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发言人在柏林表示,默克尔支持2008年在加勒斯特北约峰会做出的决定。彼时,默克尔和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共同支持“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决定。
而之所以会做出这一回应,原因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3日发表视频讲话时,声称“我们将赢得这场战争,即便一些政客无法克服他们的优柔寡断,并将这种优柔寡断遗传给了继任者”。
泽连斯基的言下之意,就是在批评当初的德法两国元首,并且连带着批评了现在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朔尔茨,大有将俄乌冲突归咎于德法两国的意思。
对此,有必要谈3点。
第一,默克尔的这一回应,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日前,泽连斯基刚刚向默克尔和萨科齐发出邀请,希望这两位曾经参加顿巴斯调节的卸任元首,可以亲自来到布查市看看当地情况。
而默克尔的发言人,对此则只字不提,本身就表明了“拒绝访问布查”的态度。显然,面对这场被美西方定性为“俄军屠杀平民的战争罪行”,却被俄方判定为“又一场骗局”的事件,默克尔有着自己的判断。
第二,在泽连斯基“暗批”默克尔之后,后者的发言人第一时间就做出回应,显然是摆明了“从未后悔”的态度。看来,即便乌克兰局势发展到硝烟四起的地步,这位执掌德国政权16年的女总理也坚持自己的选择。
这也从侧面表明,欧洲大国对“乌克兰加入北约”一事,自始至终都没有松过口。
所谓的“北约大门永远敞开”,只不过是美国用杆子吊起来的胡萝卜,乌克兰看得到但别想吃到。
第三,关键时刻,还得靠默克尔“出山”!当前,欧洲局势一片大乱,东欧国家力挺乌克兰,英国则看热闹不嫌事大,就连欧盟内部也时常争论,根本拧不成一股绳。
当此之时,有着“欧洲女王”之称的默克尔一锤定音,算是给“乌克兰加入北约”一事画上句号。无论如何,凭借默克尔的政治资历,总归有不少政客愿意听之信之。
更重要的是,德国内部同样有各式各样的声音,而默克尔作为德国基民盟的元老,其态度也给当前执政的社民党提供了参考。对于现任德国总理朔尔茨而言,默克尔的表态算是为他分担了不小的压力。
但与此同时,不会善罢甘休的泽连斯基,也采取了更加“激进”的举措。
二,开战以来首次离开首都,乌总统身穿“防弹衣”亮相布查。
同样在4日当天,身穿防弹衣的泽连斯基在布查市接受采访,他肯定了在场媒体们的“重要”作用,并声称“想向世界展示这里真实发生的事情,俄军的所作所为。”
看来,即便没能邀请默克尔和萨科齐来到布查,泽连斯基也精心策划了这场视察之行。不难看出,为了让俄军坐实“屠杀平民”的罪名,乌方这一次是动真格了。
而在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3个关键点。
1,这是泽连斯基开战以来首次离开基辅市,并且还身穿防弹衣。显然,防弹衣的存在表明了这趟出行的风险性极高,但也衬托出了泽连斯基的勇气,再一次强化了他打造的“国家英雄”形象。
说到底,泽连斯基是一国总统,在战时离开安保力量最为完备的首都,面临的是被“斩首”的风险。无论如何,泽连斯基的人设算是彻底立住了。
2,布查市是基辅州的下辖地区,也可以算是首都基辅市的郊外城市。泽连斯基有勇气出现在这里,其实也是对乌政府声明的印证,后者在2日刚刚表示“完全控制了首都地区”。
因此,泽连斯基在布查市的亮相,能够很好地激励乌克兰民众。毕竟,首都是一国主权的象征城市,首都不稳则民心动荡。如今,基辅已脱离危险,泽连斯基需要给乌克兰社会打上一针“强心剂”。
3,泽连斯基在采访时,不仅介绍了所谓的“俄军暴行”,比如在桶里、地窖等地方发现的被勒死、遭受虐待的尸体,同时还强调“乌克兰必须找到和平。因为我们身处21世纪的欧洲,我们将继续进行外交和军事努力”。
不得不说,泽连斯基有着成功演说家的天赋,他的讲话既凸显了俄军的“残暴”,也表现了乌方的“善良”,大有一种“以德报怨”的意味,试图将乌克兰推至道德的制高点。
与之相反,美国针对俄罗斯的方法,则是试图将普京推向全人类的对立面。
三,美总统再次指责普京,俄总统新闻秘书严词回应。
4日,美总统拜登就“布查事件”发声,声称俄军在布查犯下了“战争罪”,并再一次将普京称作“战争犯”,并呼吁对其进行“一场真正的战争罪审判”。
实际上,这不是拜登第一次这么称呼普京了。早在3月16日,拜登就第一次将“战争犯”的帽子扣在了普京头上,彼时克林姆林宫就迅速回应,声称这是不可接受、不可原谅的言论。
这一次,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在第一时间表态:这是“不可接受的且与美国总统的身份不相符”的言论。
一来,“布查事件”尚未盖棺定论,乌克兰和美西方的说辞不足以充当证据,除非乌方接受一支有足够信服力的国际调查队进入布查,并出具一份能说服全世界的调查报道。
二来,拜登作为一国总统,动辄要对地位相同的他国总统“定罪”,这绝不符合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如此“失礼”,当然不符合美国总统的身份,更是给美国的国际形象抹黑。
三来,拜登在称呼他人是“战争犯”的同时,有必要先审视自己。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时,时任美国民主党外交小组成员的拜登,可是亲自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北约轰炸南联盟。
说到这里,拜登会不会感到惭愧呢?
总之,俄乌冲突就像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国际政治的错综复杂与乱象纷呈。同时,俄乌冲突也是一场灾难,给有关国家及其民众带来了深深的痛苦。
因此,还是希望俄乌冲突能尽快落幕,全人类更应该携起手来,早日战胜疫情这个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