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仗句是指律诗、骈文中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
对仗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词句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初唐时上官仪对诗词中的对仗进行整理,上官婉儿进一步发展,和宫廷诗人一起制定了格律诗的规范。
因此对仗成为格律诗的一种基本规定,主要作用于律诗和排律。
绝句是不需要对仗的。诗人文采好,当然可以用对仗的修辞手法来写绝句,但这并不是必须的,而律诗和排律中的对仗则是区分是否合格律的必要条件。
律诗比绝句多了两联,有充足的空间来进行铺陈、排比、对仗,进行各种修饰。而绝句由于字数少,没有一个字多出来浪费,所以首要目的是讲清楚,讲好诗的内容。
格律体刚出来的时候,要求非常严格。律诗颔联,颈联都必须对仗,后来逐渐放宽要求(对仗精工有难度),只需要五六句对仗就可以了。但是颈联(五六句)对仗是铁律,如果这一条还做不到,就直接排除到格律诗之外了。
注意一点,对仗是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律诗、排律),但是并不代表绝句不能对仗,更加不代表古体诗不能对仗——对仗是一种修辞手法,你写现代诗也可以用,不过不是必须,而在律诗、排律中则是必须因素。
对仗的种类
以是否严谨来分工对与宽对。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字词、意思、句式一板一眼,精工严谨的对仗方式,我们即称之为“工对”。而相对字词比较散乱,但是仔细甄别,还是从诗意、句式上能感觉到对仗,我们称之为“宽对”——相对宽松的对仗。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平仄、词义、词性对得非常工整,丝毫不乱,这个就叫“工对”。
另外一种看上去没那么严谨,同样看杜甫的诗:“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仔细分析下来,确实对仗,乍看上去又有些散——“余寒”和“斜日”对得就不工,“历冰雪”和“到林丘”也并不严丝合缝,这就是“宽对”。
以内容走向来分有“并肩对”、“流水对”。
“并肩对”一般都是“工对”,肩并肩,讲究对仗工整;“流水对”一般都是“宽对”,因为要行云流水,就不能死抠字眼。
并肩对简单来说,出句、对句要么都写景,要么都抒情,要么都叙事,然后在格式上还对仗,上下两句的重要性都一样,没有轻重之分。如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就是两个漂亮的写景“并肩对”。
“流水对”相对于“并肩对”来说,注重的是联中上下句的逻辑关系,从上句写下来,下句要接着,整个句法关系像流水一样往下倾泻,但在字词上又要对仗。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是并肩对,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流水对。要看得更远,就得爬得更高——两句不是并行的,而是有先后顺序的。
又比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种地名承序,虽然字词对仗,可是意思却是承上而来,顺流而下。
流水对因为有诗意的流转在中间,所以显得灵动。如果我们在创作律诗的时候,在颈联这个关键的“转”位置,使用流水对,就远比并肩对要灵动跳跃,帮助颈联成为整首作品的诗眼之所在,可以让整首作品在行云流水的酣畅中鲜活生动。
所以,律诗的中二联使用对仗的时候,尽量在并肩对和流水对之中搭配使用,让我们的诗不但工整,还要不失生机。
诗句的对仗,主要是平仄、词性、句式之对,而内容可以并肩,也可以流水,只要你控制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