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战场上失利,乌克兰还是在持续挑衅俄罗斯。乌总统泽连斯基一边为乌克兰军队争取西方国家的援助,另一边还在推动乌克兰“去苏联化”。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当地时间5月6日,泽连斯基签署了一项名为“关于乌克兰国家立法去苏联化”的法案。根据该法案,乌克兰现行法律中有超过7000条在苏联时期通过的条款都将被废除。
另外在泽连斯基签署这一法案的同一天,乌克兰检察院还向多名俄高层政治人物寄去了传票,要求他们赴乌接受审问。
名单中包括俄国防部长绍伊古、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以及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等“大佬”,不过俄总统普京并未出现在“传唤”名单上。
有人认为,乌克兰这是要从立法层面开始“去苏联化”,然后将其推广到其他方面,进而实现全面彻底地“去苏联化”。其实乌克兰这一举动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早在苏联解体之初,乌克兰就已经启动了这一程序。
不过当时的“去苏联化”只是一种民众自发的行动,比较温和,官方没有刻意推动。但进入新世纪,乌克兰与俄罗斯两国关系发生微妙变化之后,乌克兰“去苏联化”的进程有所加快。
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中出现舞弊,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借助“橙色革命”,登上了乌克兰总统宝座。作为一名亲西方国家的乌克兰政治人物,尤先科上台之后一边对乌克兰进行了一系列西方化的改造,一边极力推动“去苏联化”。
尤先科规定,乌克兰的法律文本以及从事法律诉讼活动时,必须使用乌克兰语,不能使用俄语。此后限制俄语的禁令从法律层面扩大到教育、传媒以及其他官方活动层面。
直至2010年亲俄派政治人物亚努科维奇执政乌克兰政坛后,乌克兰“去苏联化”的运动才告一段落。不过在2014年克里米亚半岛事件发生之后,乌克兰的“去苏联化”运动又再次兴起,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
此次俄乌战争爆发,使得乌克兰“去苏联化”达到了一个高潮,原本一些反对“去苏联化”的乌克兰民众也开始支持,因为他们认为俄乌在苏联时期形成的“兄弟情”已经彻底破灭。
而由于俄罗斯一直被视为苏联唯一正统的“继承人”,所以乌克兰的“去苏联化”,其实就是“去俄罗斯化”,和他们“分家”,彻底划清界限。
在泽连斯基签署此项法案之前,乌克兰国内多地已经掀起了类似的大规模运动。据俄罗斯媒体报道,4月份,乌克兰军队拆除了多座城市内苏联士兵纪念碑。
例如二战期间指挥苏军进行卫国战争的著名将领朱可夫的雕像,就被“亚速营”武装分子从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市中心推到移除。
苏联士兵纪念碑是当年苏军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也是俄乌两国“兄弟情”的信物,移除苏军士兵纪念碑,对俄乌两国人民的感情伤害极大。
除此之外,泽连斯基当局还要求更改乌克兰境内大约900个居民点、5万条街道以及数十座广场和其他设施的名称,凡是与苏联有关的名称均不得再次使用,一些有关苏联的出版物和影像资料也被乌克兰政府下令销毁。
一位乌克兰议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加速“去苏联化”,有利于乌克兰民族的壮大,同时提高乌克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不过在一些历史学家看来,乌克兰文化中有一大部分是在苏联时期形成的,“去苏联化”意味着破坏乌克兰文化。
尽管有人认为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或者欧盟,进而融入到西方国家社会中,全盘“去苏联化”是一个必然选择,就像之前深受苏联影响的波罗的海三国那样。但要知道的是,乌克兰与这些国家又有许多不同。
首先乌克兰在苏联中的地位仅次于俄罗斯,其受到苏联的影响远比波罗的海三国要深得多;其次乌克兰临近俄罗斯,俄乌两国文化交流从未中断。
基于这两点,乌克兰在“去苏联化”的过程中必然要承受更多的痛点。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个时间点,乌克兰推动“去苏联化”,必然会让俄乌两国变得更加对立和敌视,令俄乌关系继续恶化,冲突持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