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我放下车窗,敞开天窗,感受着初夏的温暖阳光和新鲜空气。这里到处都弥漫着玫瑰与紫罗兰、柑橘与柠檬、法国金雀花与含羞草的浓郁芬芳—难怪格拉斯地区被誉为世界香水之都。一时间,我沉浸在自得其乐的感受中,甚至错过了道路左边的酒店入口。
探索、速度、英雄的成长之路—公路电影令旅行成为一种隐喻,象征着人们对自由和自我认同的追寻。德国当代哲学家彼得·斯洛特戴克(Peter Sloterdijk)对此的看法是:“汽车之用途在于提供不同交通方式、路线与时间安排的可能性,因此也代表了个人主义和自我决绝。”汽车是自我体验的工具,启程则象征着对现状的反抗,也难怪“让我们离开这里”是公路电影里的一句经典台词。至少,在抵达终点的那一刻,看着那个心之所向的地方,你将找到人生的意义—或者像我一样,发现那个快乐的自己。公路电影就是这么简单—至少快进播放看起来是这样。
旺斯圣马丁庄园及水疗度假村(Château Saint-Martin & Spa)坐落在一座美丽的公园中,被已有百年历史的橄榄树所环绕。酒店的前身是一座建于12世纪的圣殿骑士城堡,如今这座独特的五星级酒店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提供特别的体验。这里的一切都保留着优雅、高贵的复古韵味,同时又不失时尚感。穿过高大的门厅,整个世界仿佛都焕然一新,令人身心轻盈。我们似乎是这里唯一的住客。真是纯粹、奢华的享受,这感觉完美极了。
在笛卡尔(Rene Descartes)之前,哲学家并未从自我反思的角度审视一切存在之物,而他的理论就像一道烛光,照亮了“个体的自我同一性”以及与此相应的“自我意识”概念。此后,笛卡尔确立的“主体性原则”和“认识论”理论也奠定了近代哲学的基本精神。自我意识一旦产生,就不会仅仅满足于以某种方式的存在,而是想要尽可能地凸显自己的重要性,也会对如何提升自我形象、自我价值和自我决定感到好奇。那么,从这个角度来审视,人们为何对公路电影满怀热情?我们为何能从奢华中获得愉悦感呢?
关于“奢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这个词语本身就能引发各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简而言之,有些人觉得它很棒,有些人却觉得它毫无意义。从古至今的哲学家几乎都对此发表过观点,他们普遍指责“奢侈”是过于危险、肤浅和不道德的非基督徒行为,甚至痛斥它是第欧根尼“禁欲主义”的对立面—众所周知,他是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鼻祖,满足于住在桶里的生活。
不过,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讨论什么吗?归根结底,“奢侈”一词本身就极其模糊。这世上也并没有一门“奢侈学”能够系统化地定义“奢侈”究竟是什么。
经验证明,我们热爱奢侈。一方面,奢侈对人有益。另一方面,奢侈也能创造相当可观的收入。根据词源,拉丁语“Luxus”的原意不仅代表了过剩和挥霍无度,更重要的是有辉煌夺目,华美绚丽之意,这点从奢侈品集团的高昂利润上也能窥得一斑。因为人们对奢侈品的观念有所转变,奢侈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突然之间,奢侈也有了新旧之分。我们熟知的“想要房子、跑车和游艇”的价值链逐渐变得过时,而内在价值则广受青睐。还有的观点认为享受时光也是一种奢侈。就让我们从探讨自身开始吧。想了解如何打动他人,就得明白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人类的情感系统在不断进化,而评估的主要标准—这件事对我有利还是无益。这种由正面或负面因素所触发的简单分类伴随着与之相应的喜好或不情愿的感觉,指引了我们行为的原则:趋利避害。
我们喜爱用赏心悦目之物装扮自己,无论是以外表赢取异性的爱慕,还是用来炫耀社会地位,这些身外之物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攀比有几个基本规则,其中一条莫非于优越的资源可以成就更多的奢侈品,具有社交优势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而这条规则并非是奢侈品广告的发明。
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自己为何要购买某件商品?人们很少理性消费,而是任由自己被情感、无意识的行为和联想主宰,科学家称之为“隐性心理系统”。它并不受理性情感的控制,却可以决定我们的行为。在消费行为中,决定购买就等于传递这样一条信息:“我配得上它”“我负担得起”“我属于这个阶层”“我比你更好”。
然而,受西方当代自由思维影响的消费者对“奢侈”的理解已经高于它的本义了。不仅如此,社会学家、文化理论学者以及市场、趋势研究人员也认为,奢侈品消费现在正在被视作一种有意与社会保持距离的方式,一种在这个“重量不重质”的社会活出质感的方式。对于这一小众群体而言,价值比价格更重要。
从传统角度看,奢侈品仍被视为具有卓越价值与品质的商品,令其脱颖而出的独特性和稀有性则体现在价格上。这种价值观经过代代传承,令奢侈品被巨大的光环所笼罩。时至今日,真正奢侈的产品、服务或活动需要满足一点,就是将品质与能够激发情感或启发思考的体验相结合。
在这个物质过剩的时代,极简主义就像是物质稀缺时代的穷奢极欲一样稀有且令人期待。精致始终是奢侈品的一个定义特征,只是今时今日,这一特征不再通过复杂叠加的装饰品来体现,而是表现为优雅的简约主义—删减装饰物和回归商品的实用价值。
突然之间,“人”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个性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一切都变得更加私人、更加自我。同时,我们也充满好奇心,对一切都感兴趣。我们有知识,但最重要的是有求知欲。像鉴赏家一样,我们乐于体验和享受新事物。因此,我们专注于拓展和增进学识,知识、鉴赏与体验变得比物品更重要。在这种文化氛围里,新一代的奢侈品消费者能够完美地运用自己的知识,找到最适合自己、而非最贵的那件产品。
奢侈其实向来与物质或事物的客观价值无关,当然也无关价格。在德国哲学家琅勃特·维兴(LambertWiesing)于2015年出版的《奢侈》一书中,他提出从纯粹基于感受、完全与任何估价无关的角度来看待“奢侈”,由此产生了一种新观点。他认为,奢侈并非事物或行为的特征,而是极为个人化的美学体验。因此,物质过剩并不意味着体验奢侈,奢侈的关键在于,实则过量的某种事物恰恰与特定且非常个人的体验相关。
躺在昂蒂布伊甸豪海角酒店(Hôtel du Cap-Eden-Roc)传奇的海水游泳池畔,沐浴在温暖阳光里的一刻,我不禁畅想怎样才能最到位地描述这家位于蔚蓝海岸的著名酒店。当然,我可以从它是全球奢华酒店的翘楚夸起,赞美它的绝佳位置,描写它是如何庄严宏伟矗立在昂蒂布海角的最南端,不仅蔚蓝海岸地区,就算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个地方能够与之相比。紧张与兴奋,喧嚣与忙碌—即便你在宁静的昂蒂布还有这些念头,它们也会被高大的酒店院墙隔绝在外。这些纷乱的不和谐因素要么落在楼边环绕的茂密松林里,然后消失不见;要么被永远不骄不躁、友善体贴的工作人员打动,乖乖臣服在他们的魅力之下。
我也可以对曾在酒店下榻的知名贵宾大书特书,比如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玛琳·黛德丽、毕加索、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丽莎·明尼里、史泰龙、莎朗·斯通、布莱德·皮特等等。卡尔·拉格菲尔德眷顾这里的美景,曾在此举办时尚大秀,娜奥米·坎贝尔选择在这里庆祝她的40岁生日。热爱这家酒店的名人数不胜数。在他们眼里,昂蒂布伊甸豪海角酒店是个美好、时尚且独特的隐居避世之所—令人自然放松的绿洲,既可独乐,也可与同好共享。在这里,你可以随意举办略显狂野的派对而不必顾虑闪光灯、照相机或狗仔队。遗憾的是,我始终搞不明白,格蕾丝·琼斯为什么要在留言簿上留下她的紫红色唇印。
我当然也可以用令人信服的口吻解释宾利欧陆GT Speed为何令人惊叹不已!独特的车身涂装令它低调而充满魅力,正适合前往昂蒂布伊甸豪海角酒店。沃尔沃XC90则以柔和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诠释轻度奢华之美,它与旺斯圣马丁庄园及水疗度假村堪称珠联璧合。但是,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就让我放慢速度,品味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