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又名白芨子、紫兰、苞舌兰、连及草,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重视,白芨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今天老樵就与大家聊一聊白芨的种植技术及亩产收益问题,以期为农民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白芨种植技术
1、选地与整地
白芨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因此,选地时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白芨地整地时要翻耕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使白芨地土壤充分疏松。同时,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白芨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
2、白芨的繁殖方法
白芨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白芨种子繁殖周期长,成活率低,一般不采用。分株繁殖是目前白芨最常用的繁殖方法,分为春季分株和秋季分株两种。春季分株一般在3-4月份进行,秋季分株在9-10月份进行。分株时要注意保持根茎的完整,每株保留2-3个芽眼。
3、白芨的种植管理
①浇水:白芨生长初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白芨根系的生长。生长旺盛期要注意控制水分,防止积水导致白芨根部腐烂。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②施肥:白芨对肥料的需求较高,除基肥外,还要适时追肥。白芨生长初期可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促进白芨幼苗生长。白芨生长旺盛期可每亩施用复合肥20公斤,促进茎叶生长。白芨开花结果期可每亩施用磷钾肥15公斤,提高产量和品质。
③病虫害防治:白芨的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叶斑病、蚜虫等。要定期检查,发现白芨病虫害及时治理。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既保证防治效果,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白芨的收获与加工
白芨一般在种植2-3年后即可收获。收获时要注意保护根茎,避免损伤。收获后要及时晾晒,使水分降低至15%以下,然后进行包装和贮藏。白芨的加工方法有切片、打粉、泡酒等,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加工,也可以直接干燥以后卖给药材收购商。
二、白芨的亩产收益分析
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正常情况下,三年以上的白芨每亩可产1100斤左右。根据作者撰写本文时的最新产地市场行情(2023年11月20日)显示,目前白芨产地行情均价为67.28元/斤。按照三年期的白芨来计算,每亩的毛收入为1100×67.28=74008元,折合每年每亩白芨的毛收入为74008÷3=24669元,抛去种植成本,每亩每年的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未达到3至4年的白芨或者幼苗期白芨的产量要比三年期以上白芨的亩产量要小的多。
此外,各地因为水土、气候、温度、适宜度和种植工艺等均有不同,而这些因素都是影响白芨产量和质量的根本原因。希望各地朋友们在白芨种植过程中首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然后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和方法,才能取得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