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对信仰的了解和大部分知识的获得都是通过语言文字传递的,而艺术是一种超越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而最早的中国文字——甲骨文,其实也未尝不是一种艺术。佛法的体悟其实也是基于语言而又超乎语言文字的一种体验。佛教在汉朝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比翻译佛经更便捷直接的传播方法就是艺术,再确切地说,是图像。敦煌正好是佛教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一个存在,这篇文章即将探讨的是从敦煌壁画本生故事的角度来看佛教与艺术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1. 敦煌壁画艺术介绍
敦煌,是公元前后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的陆路必经之地,佛教艺术也随着中国与西域的宗教文化交流而扎根于此,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敦煌莫高窟开始建于公元366年,历经了数十个朝代不懈的努力开凿和创作,也饱经文化的磨合与交融,才组成了这45000余平方米的壁画。[1]
敦煌莫高窟被发现后,藏品被流传到各个国家的博物馆,逐步被世界所认识,而惊呼是世界公认的瑰宝。敦煌壁画的色彩丰富绚烂,而且所描绘的内容及题材极其广泛,线条的灵活运用还有色彩的渲染,形式多种的构图,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
以本生故事为主题的壁画因为其故事性更容易让人理解和传播,从本生故事的角度也能对佛教与艺术的关系进行侧面的了解。北朝时期的壁画多是关于佛陀本生故事和佛陀传记故事,晚唐和五代时期的本生故事壁画也数量颇多,构图和表现方式也都各有特色。
2. 佛教与敦煌艺术的关系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佛教与敦煌艺术之间的关系。
(1)首先,通过本生故事的壁画表达的佛教要义,对早期佛教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佛教则帮助艺术创作开启灵感,帮助艺术升华表达内涵。
众所周知,佛教的经典非常巨大繁多,佛教在中国的普及和传播最早是需要语言来翻译传达的,而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读懂经典。而艺术则可以直接具象地表现出佛经的景象,还有佛陀本生故事的传递,让中土人直接地领会到佛陀的功德。提到佛教当然就不得不提佛陀的故事,他的诞生,四门出游,觉悟,转法轮都是非常美妙的故事,还有更精彩的是,佛陀在无数前世中的感人故事。
在北魏第254窟的壁画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等感人故事,体现佛陀大乘慈悲和无畏布施精神的佛陀本生故事被绘制,还有第257窟九色鹿等故事,[2]这种大乘的舍己为人的六度菩萨行,非常被中国人所欣赏和传唱。这种故事的加入,无疑让壁画艺术更加具有精神价值,激发民众内心对爱的追求和对佛法的向往。画面宏伟大方,不仅仅是画面让人能感受到平静和美好,更多的是传递给人们,只要你努力,也可以生在这种环境中的一种希望,也是人民对未来生活寄予的追求,表达人们期望中的安乐世界。
作为一个外来的宗教,侯宾[3]在他的文章中提到,魏晋时期大乘佛教思想开始在中国得到认可,这其实并非偶然。大乘佛教中舍身救世,普度众生的思想与中国古代民族英雄救世主义思想是高度融合的,因此得到民众的喜爱和各个阶级的支持,从某一程度上来讲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而也打开了佛法在中国的大门。
另一方面,艺术真正的价值也并不在于它本身的绘画技巧,更多的是它背后所承载的内容。佛教是一个向内追寻的佛教,有着传递慈悲智慧的教法,敦煌壁画也因为佛教的题材为背景,而本生故事较经变图等更为直接地传递了佛教大无畏的精神,壁画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信众们的朝拜。
佛教正是以本生故事等壁画为的切入口,让民众更容易了解佛教的教法和精髓。而佛教也在这个角度上丰富了艺术的内涵,为艺术家提供了有不朽精神的题材来源。二者结合的表现,对佛教的传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2)其次,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石窟壁画的题材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而且倾向于汉族文化。
从魏晋开始,佛教发展迅速并深入人们的思想。这种融入也表现在佛教艺术上。最初佛教壁画洞穴在敦煌的出现已经可以说是佛教逐渐昌盛的体现了,不过本文将会主要讨论壁画方面的体现。从北魏以后在历代统治者的支持下,这些故事画才得以发展迅速,有如此绚丽的石窟雕琢绘制的壁画,同时也使敦煌成为了朝圣圣地。不仅如此,随着时代的更迭、壁画的发展和绘画技术的发展,这些壁画题材和风格等一直是在变化的。
第一、壁画绘画的题材,图画构成都有一些与中国文化结合的明显特征。儒道家的文化思想也逐渐融入到佛教的各个方面,乃至佛教艺术中。北周石窟壁画《须阇提太子本生故事》《睒子本生故事》《善事太子入海本生故事》[2]等篇幅出现,实际上和传统文化的“孝道”息息相关。
敦煌早期仅有北周296窟中一幅画是关于须阇提太子的,后来在五代时期又有再叙述这个故事的,特叉利国王及其九子被大臣杀死,第十个儿子善住携带妻子和儿子须阇提逃亡,路上粮水皆尽,须阇提为使父母走出困境变割肉供养父母,经过种种磨难,孝心感动帝释天,将他身体恢复,当时的须阇提便是佛陀。佛在《贤愚经·须阇提品》[4]中提及他因慈孝而此生成佛。
《贤愚经·善事太子入海品》[5]中善事因孝顺忠君而出海寻找宝藏,而弟弟恶事却为陷害他导致他失明流落他国,好在最终与公主成亲并回归,他因受磨难有了神通而举国受惠。这个故事是不仅仅宣传了孝道,还有善事回归国家之后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施舍,其中的“忠君”思想和孝亲爱民的仁政思想更是儒家思想的象征,也一直意味着佛教在中国进一步融入中国文化。
另外一个睒子本生故事出自《佛说睒子经》[6],主要讲的是佛是睒子的时候,其父母都是盲人,他孝顺非常,遵守十善,国王打猎时不幸将其射死,他死前不忍感叹父母将无人赡养,他的事迹感动了国王和帝释天及龙天护法等,因而复活。这个故事里睒子的孝行感动国王行仁道、信奉佛法,放到首位,其实也暗喻这种孝行都是菩萨的示现,也在指引当时的人们能够效法。
北凉至隋唐五代的本生画的题材倾向中可以看出,佛教进入中国之初,就已经有意识地去选择题材,为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做准备。而佛陀本生故事中舍身求法的故事却很少提及,后来选取的题材越来越多符合中华儒家思想,很多孝悌思想的本生故事出现。
(3)敦煌壁画绘画技法和形式的中国化,也是另一方面佛教中国化的体现。
早期印度佛教艺术和西域文化对敦煌石窟早期的造像、壁画及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敦煌莫高窟的人物壁画的风格在北魏西魏时期都很粗犷,如一些佛像画和菩萨像,有很明显的西域风格,而且是一直在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可以明显看出,五代时期的绘画就很细腻,已经逐渐形成中国画画风。随着从另一角度来说也是显示了佛教在中国的世俗化。
萨埵太子本生画最早的版本是在北魏,当时的绘画风格也很简略,背景简单,并无太多装饰,而且人物画风格粗犷,略有西域胡风。画中萨埵太子舍利塔形象透视简单,构图也很直接,并未进化完全。而从下面对比图中我们也可直接看出五代时期对萨埵太子的绘画中,王城、佛塔,透视准确,而且画面丰富,层次明显。
从建筑的角度来看,壁画中的建筑形式一直在随着朝代的更迭而改变,甚至到了五代时期,院落的布局宏大壮丽,俯视的角度更能体现恢弘的气度,这也侧面反映了,当时佛教的发展传播非常广泛,在皇室的扶持下,寺院建筑都非常壮丽,也能看出佛教思想在当时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可以看出,佛教在逐步吸取中国本土的文化来改造这个外来的宗教,结合中国文化对一些方面进行适当的改革和靠拢。佛教艺术一直在随着满足中土人民的审美倾向而逐步做出中国化的改变,这些举措非常有利于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中国的审美习惯也逐步影响着佛教,更加加速了佛教的中国化。从敦煌壁画艺术表现的遗迹中可以探寻佛教在历史上的发展状况,对佛教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借鉴作用。
用释法宝法师的一段话来总结:“那些山水、城镇与寺庙的绘画反映了当时繁忙的活动场景,这些富有美感的创作揭示了当时的政治、文化、宗教与生活方式。”[7]
3.总结
总而言之,从佛陀本生故事的壁画可以侧面反映佛教以艺术作为一种比较广泛并平易近人的方式进行传播,艺术无国界,超越语言文字的表述,不需要有文化和学识就能读懂,民众可根据壁画就能够理解佛教的基本教理。敦煌各个石窟的故事性绘画通过逐渐改变原本来自印度的艺术风格和语言方式而进行中国本土化改造。艺术因佛教文化而增添内涵,成为宗教精神传播的载体;宗教因艺术而深入民心,能够真正融入本地人事物,更好的传播。
敦煌壁画是一个佛教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们的结合不仅让后人有机会能够去体会佛教,也让后人能够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看得更加清晰,同时也成为了世界上有巨大文化价值的瑰宝。